编制民国29年(1940),县民众教育馆有4人,但缺艺术指导人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仅有一挂名馆长。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工作,人民教育馆工作人员增为5人。以后又增设广播收音站,配备3人;新华书店,配备4人;电影放映队,配备4人;京剧团改为国营体制,编制50名。全县共有编制61人。以后各事业单位编制各有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又增设博物馆、图书馆、电视差转台等事业单位。1987年县文化广播电视部门共有编制人员145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138人;干部编制64人,职工编制81人。文化程度:大专5人、中专18人、高中47人、初中61人、小学14人。年龄结构:25岁以下的45人、26~30岁的23人、31~35岁的20人、36~40岁的19人、41~45岁的19人、45~50岁的17人、51以上的2人。
培训 1953年5月及8月,县文化馆2人分别参加省文化局主办的文化行政干部、文艺干部训练班学习,以提高干部业务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图书馆曾送1名工作人员至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系培训;县电影公司送2名工作人员至省电影中专班、新华书店曾送1名工作人员至安徽大学图书发行系、博物馆曾送1名工作人员至江西师范大学文博系培训,文化馆曾送1名工作人员去县委党校中专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