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建国后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已实现的社会商品购买力),1950年为147.7万元,1957年为578.6万元,1962年为987万元,1967年为1408万元,1970年为1450.8万元,1975年为1977.25万元,1978年为2383.19万元,1985年为7212.74万元,1987年为8975万元。
全县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1974年为1321.6万元,1976年为1487.12万元,1978年为1512.44万元,1980年为2431.72万元,1981年为2454.92万元,1982年为2742.53万元,1984年为3807.63万元,1985年为4524.94万元,1986年为6075万元,1987年为6545万元。1987年与1974年比较,增长3.95倍。全县常住居民的购买力:全体居民人均为337元,其中,非农业居民人均680元,农业居民人均217元,同1984年相比,全体居民增长62.5%、非农业居民、农业居民分别增长102%、17.3%。
198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66万元中(包括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食品类3587万元,占51.5%;衣着类1314万元,占15.9%;日用品类956万元,占13.7%;文化娱乐用品类186万元,占2.7%;书报杂志费174万元,占2.5%;医疗费220万元,占3.1%;房屋及建筑材料费410万元,占5.9%;燃料类119万元,占1.7%。
第二节社会集团购买力几个年度,全县已实现的社会集团消费品购买力:1974年为194.60万元,1975年为204.71万元,1976年为234.38万元,1978年为308.66万元,1979年为485.13万元,1982年为357.61万元,1985年为480.90万元,1986年为636万元。
1987年,全县认真贯彻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通知》和抚州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节约经费、压缩开支的具体规定》,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减少开支,节约经费。全县社会集团购买力减少到421万元,同1986年相比,下降34%。
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全县农村已实现的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1970年为369.92万元,1972年为370万元,1975年为407.84万元,1978年为562.09万元,1979年为1035.72万元,1981年为1125.32万元,1983年为1320.94万元,1985年为1425.80万元,1986年为1440万元,1987年为2009万元。1987年同1978年相比,增长2.57倍。
几种主要生产资料几个年度的销售量分别是: 化肥1953年309吨,1971年504.6吨,1978年22399吨,1987年29675吨。
农药1953年62.8吨,1971年389吨,1978年512.91吨,1987年1127.11吨。
农用薄膜 1973年58.19吨,1978年224.8吨,1987年90.52吨。
第四节剩余购买力城乡居民剩余购买力的货币表现形式为储蓄存款和手存现金。
储蓄存款全县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984年为1144万元,1985年为1797.02万元,1986年为2566.80万元,1987年为3686.20万元。1987年比1984年增长2.22倍。
全县农业居民的储蓄存款年未余额,1984年1123.04万元,1985年1607.50万元,1986年为2069.50万元,1987年为2316万元。1987年比1984年增长1.06倍。
手存现金全县城镇居民的手存现金,1984年为114万元,1985年为166万元,1986年为140万元,1987年为145万元。1987年比1984年增长27.2%。
全县农业居民的手存现金,1984年为959.9万元,1985年为860万元,1986年为1300万元,1987年为1411万元。1987年比1984年增长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