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信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599
颗粒名称: 工商信贷
分类号: F832.756
页数: 2
摘要: 清末民初,私人钱庄兼为商人提供贷款。民国23年,江西裕民银行南丰办事处曾开办信用和抵押两种形式的商业贷款,以货物抵押为主。建国后,1949~1952年,人民银行运用信贷杠杆作用,一方面支持国营商业、供销社,另一方面扶持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发展,1952年贷款余额5.3万元,主要用于粮棉和土产收购。1957年底贷款余额中有国营商业与粮食212.2万元,供销60.5万元,公私合营8.8万元,国营工业及集体手工业8.1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信贷陷于混乱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各项贷款也迅速增加。1983年底,县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共发放工商信贷4295.5万元,比1957年的289.6万元增长14.8倍,比1966年的529.9万元增长8.1倍,比1976年1231.4万元,增长3.49倍。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工商信贷

内容

清末民初,私人钱庄兼为商人提供贷款。民国23年,江西裕民银行南丰办事处曾开办信用和抵押两种形式的商业贷款,以货物抵押为主。
  建国后,1949~1952年,人民银行运用信贷杠杆作用,一方面支持国营商业、供销社,另一方面扶持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发展,1952年贷款余额5.3万元(其中供销社达3.5万元),主要用于粮棉和土产收购。1953~1957年,信贷对象侧重支持国营经济,同时支持公私合营企业的发展。1957年底贷款余额中有国营商业与粮食212.2万元,供销60.5万元,公私合营8.8万元,国营工业及集体手工业8.1万元。1958年,工农业生产搞“大跃进”,年底信贷余额猛增到524.8万元,部分贷款并无物资保证。1962年,加强计划管理,对工商信贷进行压缩,至1964年底,国营工业贷款和公私合营工商业贷款全部收回,个体工商业贷款只剩800元,手工业贷款由原5.9万元压缩到6000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信贷陷于混乱状态。如国营商业贷款1965年底为143.8万元,1966年底下降为45万元,1967年减至42.7万元。但在国营工业方面,贷款反而增加很多,1964年无贷款,1965年贷出l万元,至1976年上升为95.5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各项贷款也迅速增加。1983年底,县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共发放工商信贷4295.5万元,比1957年的289.6万元增长14.8倍,比1966年的529.9万元增长8.1倍,比1976年1231.4万元,增长3.49倍。1987年,县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共发放工商信贷超过6500万元。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