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5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402.3
页数: 1
摘要: 民国以前,县衙破专收田赋钱粮机构。民国30年县政府设粮食管理委员会和田赋粮食科;次年改为田赋粮食管理处,乡镇设田赋粮食办事处、征收处。民国35年省临时收购余粮办事处在南丰设对口机构——雨丰县余粮收购所,不久由复设的田赋粮食科接管。此时,琴台镇设田赋粮食办事处,26个乡镇均设田赋粮食征收处。1961年将13个粮油管理所调整为城关、市山、洽湾、太和、白舍5个粮油管理所和19个粮站。同时设立南丰县商业管埋处革委会粮油公司和南丰县粮油加工厂领导小组。1973年2月恢复县粮食局,其下属机构全部归口。1979年起粮食部门政企逐步分开,相继成立粮油货栈、粮油工业公司、饲料公司等经济实体。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钱粮机构

内容

民国以前,县衙破专收田赋钱粮机构。民国30年(1941)县政府设粮食管理委员会和田赋粮食科;次年改为田赋粮食管理处,乡镇设田赋粮食办事处、征收处。民国35年省临时收购余粮办事处在南丰设对口机构——雨丰县余粮收购所,不久由复设的田赋粮食科接管。此时,琴台镇设田赋粮食办事处,26个乡镇均设田赋粮食征收处。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设立粮食局,有秘书、保管、储运、财会4个股;6个区分设中心粮库,专司征收、调拨、储运事宜。1952年4月增设桑田区中心粮库;同年10月中国粮食公司抚州分公司南丰粮店并入县粮食局,并相应增设业务股和统计股,开始商品粮的经营业务。1955年1月各区增设粮食管理所与中心粮库合署办公,同时接管基层供销社的粮油代购代销工作。1956年9月成豆中国油脂公司南丰分公司,次年撤销,其业务并入粮食局;各区粮管所同时更名为粮油管理所。1959年撤销国营南丰制米总厂、公私合营粮食加工厂,成立国营南丰县粮油加工厂。1961年将13个粮油管理所调整为城关、市山、洽湾、太和、白舍5个粮油管理所和19个粮站。1962年9月恢复13个粮油管理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变更频繁,1967年4月成立南丰县粮食局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1968年3月设政治办公室和财会、购销、统计、储运4个服务室,不久义改为第一(管购、销、调、存、加工、基建等)、第二(管财会、统计、总务)生产领导小组。1969年4月粮食局与城关镇粮油管理所、粮油加工厂及农业局的种子站、种子公司合并成立南丰县粮制购销处革命委员会,同年12月撤销,其工作由商业管理处接管。同时设立南丰县商业管埋处革委会粮油公司和南丰县粮油加工厂领导小组。1973年2月恢复县粮食局,其下属机构全部归口。1979年起粮食部门政企逐步分开,相继成立粮油货栈、粮油工业公司、饲料公司等经济实体。到1987年,粮食局设人秘、统计、财会、购销、储运、加工基建、保卫、审计、质检9个股, 下辖城关、直属、市山、莱溪、洽湾、三溪、中和、洽村、白舍、东坪、桑田、太和、傅坊13个粮油管理所,沙岗、西溪、罗坊、长红、太源、古城、石咀7个粮站和熊坊、欧龙、樟坑、寨仂、董溪5个粮厍,还有县城、李家山、太和、白舍4个粮油加工厂及直属汽车队、粮油综合厂和粮油贸易公司、粮油工业公司、饲料公司等企业。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