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沿革清宣统二年(1910),南丰县始设立二等邮局,地址在东门赵家巷2号,属江西邮政管理局管辖。民国26年已在里塔(属南城县)、县城、西坪、洽湾、市山、瑶浦、太和、白舍等8个主要乡镇设代办所。民国34年7月,将官塘信柜升为代办所。民国37年1月将瑶浦、市山、洽湾代办所降为信柜,同年9月南丰二等邮局降为三等邮局。
民国22年,南丰县设立三等电信局,地址在南丰汽车站长途电话总机处。抗日战争爆发后,机房迁至石背街2号(今西门城外),并在县城邮政局内设有电报、电话营业处。民国26年8月,更名为电信局。1949年8月,实行军事管制,由军代表分别接管县邮政局、电信局。
1951年5月,撤销县邮政局和电信局,成立南丰县邮电局。1953年3月,县人民政府电话总机并入县邮电局。1969年12月,撤销县邮电局,分别成立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属省邮政管理局和县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1973年10月,县邮政局、电信局复合并为县邮电局。1987年,局内设话务组、报务组、市话机线组、农话机线组、邮政组等5个生产班组和办公室、计财股、邮政股、电信股、储汇股等5个职能股室。下设1个邮电支局和12个邮电所及长红电信代办所、西溪乡邮电代办所,经办邮政电报,长途电话等业务,并办理国际邮电业务。
职工队伍民国26年,县邮电局有员工7人(局长1人,信差2人,邮差4人);民国34年,邮电局有员工16人(局长1人、职员1人、邮差4人、信差5人、听差2人、力夫2人、村差1人)。民国37年县邮电局有员工18人(局长1人、职员1人、邮差4人、信差5人、听差4人、力夫2人、村差1人)。
民国22年,另设县电报局有员工3人(局长1人、值机员1人、报务员1人)。民国26年,改称县电信局有员工3人(局长1人、值机员1人、报务员1人);民国37年县电信局有员工3人(局长1人、值机员1人、报务员1人)。
建国后,由于工作量和设备的不断增长,县邮电局职工亦不断增加。1949年11月,有职工18人,1957年有职工49人,1960年有职工83人,1979年有职工120人,1984年有职工135人,1987年有职工147人(为1949年职工总人数的8倍多)。职工文化、业务素质亦有较大改善。有中专毕业生9人,高中毕业生24人,初中毕业生6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全局总人数的6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邮电局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和考核。1980~1987年,县邮电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分别对乡邮员、营业员等进行了专业培训。据资料记载,1984年参加抚州地区邮电系统应知应会考试的职工合格率达96.1%;1985年,参加地区邮电局业务技术选拔赛,有1人获得单项第一名,有2人获获得单项第二名,有2人获得单项第三名,并获得选拔赛团体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