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丰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7489 |
颗粒名称: | 筏运 |
分类号: | F550.6 |
页数: | 1 |
摘要: | 民国期间,筏运是盱江水道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适应枯水季节和部分支流水域行驶。竹筏制作简易,就地取材,造价比船低廉。大筏上用木竹横向铺架数层,可载货约万斤,并在其上以篾菥围成拱形,作筏工饮食住宿之用。装载货物多属薪炭、砖石、谷物和农副产品。支流可通洽村、桑田、店前、太和、傅坊、三溪等地。其它如滑竹筏等运量虽小,是偏僻山区人民一种短程运载工具。据载:民国27年全县从事竹筏运输有95人。建国后,大部分筏工加入船运组织,从事粮食、生产资料等调运。随着陆路机动车辆运输兴起,焦石拦河坝的兴建,筏工劳动强度大等原因,1960年以后支流筏运渐渐萎缩,1976年后,盱江水道中的筏运即被淘汰。 |
关键词: | 南丰县 地方史志 筏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