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472
颗粒名称: 县道
分类号: U412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南丰县境没有一条通机动车辆的县乡公路。建国后,南丰县乡公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地发展,公路里程达199.27公里,有13条路线: 长白线白舍镇至长红垦殖场,全长28.5公里,路基宽6~8米,路面宽3~4米。1957年12月修建,1959年8月正式通车;1966年4月17日通客班车,每日一班次。从1980年起,每日两班次,属四级路。1958年3月修建,1963年9月通车,属等外路。南包线县城至包坊,全长5.36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5米。红尧线红卫村至尧山,全长12公里,路基宽5~6米,路面宽3 米。太桐线太源至下桐,全长23.7公里。1978年12月以后,逐年进行了整修。1982年底,全县各乡、镇、场全部通了客班车。
关键词: 南丰县 交通要道 县道

内容

民国时期,南丰县境没有一条通机动车辆的县乡公路。建国后,南丰县乡公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地发展,公路里程达199.27公里,有13条路线: 长白线白舍镇至长红垦殖场,全长28.5公里,路基宽6~8米,路面宽3~4米。1957年12月修建,1959年8月正式通车;1966年4月17日通客班车,每日一班次。从1980年起,每日两班次,属四级路。
  南东线县城至东坪,全长22.7公里,路基宽6~7米,路面宽3~4米。1958年3月修建,1967年12月正式通车;1978年8月通客班车,每日一班次,属四级路。
  太樟线太和至樟坊,全长9公里,路基宽6~7米,路面宽3~4米。1958年3月修建,1963年9月通车,属等外路。
  饶三线饶舍至三溪,全长11.3公里,路基宽6~7米,路面宽3~4米。1952年3月修建,1953年10月正式通车;1966年11月通客班车,每日一班次,属等外路。
  南包线县城至包坊,全长5.36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5米。1958年2月修建,同年11月通车,属等外路。
  南沙线县城至沙岗,全长18.17公里,路基宽5米,路面宽3~3.5米。1966年3月修建,1967年10月正式通车;1982年11月通客车,每日一班次,属等外路。
  大莱线大坪嵊至莱溪,全长3.7公里,路基宽6~7米,路面宽4米。1958年3月修建,1959年9月正式通车,属等外路。
  湖康线湖边至康都,全长2.84公里,路基宽5~6米,路面宽3~3.5米。1962年2月修建,1966年4月正式通车,属等外路。
  荷中线荷田岗至中和,全长28.4公里,路基宽6~7米,路面宽3~4米。1961年2月修建,1976年10月正式通车;1979年10月通客班车,每日一班次,属四级路。
  杨石线杨家至石咀,全长9.05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4~5米。1962年3月修建,1964年10月正式通车;1979年10月通客车,每日一班次,属等外路。
  饶藕线饶家至藕塘,全长20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3~3.5米。1968年3月修建,1970年8月通车;1983年7月通客车,每日一班次,属等外路。
  红尧线红卫村至尧山,全长12公里,路基宽5~6米,路面宽3 米。1970年3月修建,1973年10月正式通车,属等外路。
  太桐线太源至下桐,全长23.7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4米。1985年3月修建,同年12月通车,属等外路。
  以上13条县乡公路,绝大多数是在1958年兴建的。1978年12月以后,逐年进行了整修。1982年底,全县各乡、镇、场全部通了客班车。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