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境内红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乡间农民利用资源条件加工红石及烧制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后,县乡镇企业生产建筑材料,供县建筑之需。到1987年,全县乡镇以上有建材企业23个,年产值309万元。
砖瓦旧时,砖瓦生产均沿用传统方法,选用粘性泥土,手工制作砖瓦坯,挖建土窑,采用薪柴焖烧砖瓦。
建国后,1955年各区、乡出现一些农民以传统工艺建窑烧制砖瓦,多为自用,少量销售。随着城乡对砖瓦需求量的日增,临近交通便利的社、队,均普遍建窑办厂,成为集体副业收入的主要门路之一。1978年后,砖瓦生产大都引进机械操作,燃料改为煤炭,发展较快。1979年年产砖734.5万块、瓦565.08万片。1984年纳入乡镇企业后对其进行调整、提高,使莱溪、太和、桥背等砖瓦厂,进入规模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城镇基建的需要。1987年全县年产砖4046万块、瓦1271万片,为1979年砖产量的5.5倍、瓦产量的2倍。
水泥南丰县水泥厂县属国营企业,是县内唯一生产水泥厂家。创办于1974年2月,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1987年有职工95人。
主要设备:有0.9×3.5米和1.2×4.5米球磨机各2台、破碎机2台、主窑1座及化验器材1套,载货汽车3辆。1974年生产400#硅酸盐水泥1400吨,年产值7.22万元;1978年生产325#(老标准400#)硅酸盐水泥达3567吨,年产值17.02万元。1987年生产325#硅酸盐水泥7900吨,年产值43万元。产品远销省内外。
水泥预制品南丰水电构件预制厂县属集体企业,创办于1974年10月,有从业人员56人。
产品与产值:水泥电杆、涵管、渡糟、压力管、水泥砖、空心楼板等。1975年产值为8.1万元;1981年产各种水泥预制品15136件,年产值为8.33万元;1987年总产值95.9万元。
石灰民国时期,洽湾、东坪、沙岗等均产石灰。当地农民以农为主,间歇性地烧制石灰。据民国22年(1933)《南丰县社会调查报告》载:“洽湾、东坪、沙岗三处均产石灰,年产约95000担”。1954年,洽湾等乡开办石灰厂,年产450吨,自产自销。60年代,石灰厂停产。1978年后,县支持乡办企业恢复生产,同年底,洽湾等3个石灰厂产量为1109吨,总产值为14.8万元。到1987年,洽湾石灰厂年产量为300吨,年产值达1.5万元;东坪石灰厂年产量200吨,年产值1.56万元;沙岗石灰厂年产量32.6吨,年产值2.81万元。
玻璃纤维南丰县玻璃纤维厂二轻局属企业,原系篾器厂的玻璃纤维车间,1976年10月正式建厂,1987年有职工92人。
主要设备有:织带机、纺纱机、捻纱机等42台,总动力为62千瓦。主要产品:无碱带涤纶丝带、中碱玻璃纤维布等。
产值与产量:1977年产值10万元,产中碱玻璃布10.25万米;1978年产值10.56万元,产中碱玻璃布19.4万米;1979年产值26.08万元,产中碱玻璃布23.1万米、玻璃纤维纱10.37吨;1980年产值26.08万元,产玻璃纤维布4.9万米;1985年产值53万元,产套管222万米;玻璃纤维布18.64米;1986年产值58万元,产套管314万米;1987年产值50.5万元,产套管214万米,玻璃纤维布18.64万米。
陶器市山乡包坊石仙观遗址曾出土印有纹饰的陶器、陶片,经鉴定,为西周、春秋时期遗物,证明南丰陶器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民国初,县陶器生产追求造型美、色泽艳、质薄不漏、盛食不馊。当时,以琴台镇、古城私人作坊出产的坛、罐、缸、缽等产品较为出名,畅销福建建宁县及江西黎川、广昌、宜黄等地。
建国后,1981年8月,陶器生产扩大,有琴城、莱溪、古城陶器厂和桥背工艺陶器厂等4家乡镇企业,有加工机械16台、职工157人。生产水缸、花缽、火炉钵、罐、坛、琉璃瓦、金鱼缸、古陶屃角等产品。1987年,全县生产陶器32万件,产值31.5万元;工艺陶器约7万件,年产值45万元。
瓷器在白舍古窑址出土器物中,有瓶、碗、壶、盘、杯、碟、盏等,经鉴别为宋、元时代的青白瓷。瓷胎薄、质地细润;白瓷洁白坚滑,影青瓷釉色闪光耀目,具有玉器的色质特征。据蒋祈著《陶记略》称:“元代与景德镇争夺瓷器市场有南丰”。当时产销盛况,可见一斑。
白舍窑一直从两宋延续至元代初期渐衰,明代绝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民刘良帜集股银3000两,办裕丰瓷器公司,并亲赴景德镇考察卷窑造碓诸法,并聘请工人到公司工作,仿景窑法,出瓷与景德镇无异,质嫩且过之。因白舍有良好之釉泥颜料石,能供制瓷所用,故盲目扩厂,产大于销,且资本薄弱,于民国3年(1914)辍业。
建国后,1980年中和瓷厂投产,时过2年,因质次销滞而停产。1983年,县农业银行等向中和瓷厂投资12万元,厂集资8万元,购进部分机械设备,且在景德镇市以1200元月薪聘请6位老工人传艺。翌年,生产日用瓷具6万件,年产值5.6万元。后因电力、资金等的制约,不能大批量生产,更不能生产工艺美术瓷器,经济效益差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