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一般是11月上旬成熟,桔农习惯在立冬后采收,方法是一片桔园一两天内全部采完。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就下文对采收工作提出12点要求,这些要求对提高采收质量、减少果实腐烂损失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直沿用至今。这12条内容是: 1.采收必须掌握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凡遇下雨、起雾、凝霜等天气都不宜采果。
2.采收前要剪平指甲,以免搔伤果皮,最好戴上工作手套。
3.采果和处理果实时严禁喝酒,酒气会引起桔子腐烂。
4.采果时应循着由外到内、由下到上、由远而近的顺序进行。先从下部枝条上采起,然后使用采果梯逐次向上采剪,不得攀枝摘果,并避免果实坠地(近年推广在树上分级采果,可减少选果分级工序,减少果皮碰伤,有利储藏)。
5.采果时须注意树体,避免大枝受压劈裂和断枝。
6.采果时左手托住果实,食指与中指夹住果枝,右手用剪刀齐果肩或萼片剪下果实,避免拔梗、压破和松动果梗,不得剪掉萼片,剪口务必平整,用手指试摸不感果梗突起和刺手,以免互相戳伤果皮。
7.轻剪轻放,随剪随放,避免刀口碰伤果实,不得将果实抛掷入篓,擦伤果皮。
8.不要用手接触霉烂果实,以防止病菌传播。
9.要随时拣除混杂在果实中间的枯枝,以免刺伤果皮。
10.病虫果、落地果、受伤果、拔梗果等都必须另外存放。
11.采果篮装到九成满就要另放空篮,转换容器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可堆积地面。
12.桔子存放场所要空气流通,地面不潮湿,更不能放在酒坛和尿桶旁边,以免引起腐烂。
采收除严格按照上述12条要求进行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适时采收。南丰蜜桔以香甜为特色,不宜早采,其糖分的增加、香味的加浓、酸度的降低,只有果实达到足够的成熟时,采收才能理想。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一片一片采光的做法,即使是适时采收,也难免青黄不一,随着桔园猛增,山地桔园已占60%以上,由于山地桔园地势、土质、肥水管理等差异,成熟期比主产区晚,虽到立冬采收,风味仍偏酸,色泽亦偏青,加上边远山地桔园看守困难,乡规民约没有主产区严格,多数提前采收,影响南丰蜜桔声誉。
果实采收后,立即精选分级。在选果中,一般分为分组和选果两个环节。分组按照果实大小分成几个组别,以便装箱排列,使果实免受压挤,计重方便,整齐美观。选果采用分级板,从小孔到大孔,确定各组果实。
外销果:凡符合国家出口标准或通过贸易洽谈,中外双方按合同条款规定的果实,是供出口用的商品,其标准除果实大小外,对果形、果色、果皮、病虫和疤痕等亦有不同的要求与指标。如苏联就明确规定:无吹绵蚧、粉虱、潜叶蛾、果实蝇、康氏粉虱、溃疡病等病虫害。对农药残留量也有明确的规定。
内销果:一般也应符合外销标准而又无腐烂影响的果实都可作为内销果。根据果个的大小、损伤及病虫为害的情况、果实质量等确定等级。
急销果:指损伤较严重,有腐烂迹象,不宜存留的果实,应单收单放,尽快就地销售或立即加工。
腐果:是指腐烂和严重损伤的果实,已无食用价值,有的可供剥皮制药,或作工业处理。
果实分级,商业部颁布有规定的标准,宽皮柑桔一级果的规格质量是:果形正常,具该品种特征,着色良好,着色部分不得少于五分之三,果面光洁,斑疤、青斑、沙皮、油斑病斑及一切非正常果皮和蚧点,轻微的煤烟病菌迹、药迹等一切附着物合并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不得有深疤、硬疤、灼疤、裂口、锈壁虱为害斑。不得有黑星病、黑斑病。疮痂病不超过5点,蚧不超过30点(不得影响美观,其中大形蚧如矢尖蚧不得超过10点)。不得有未愈合的机械伤和虫伤,不得有压伤、擦伤、病变伤和腐烂果实。网纹型油斑病允许1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9%,总酸量不高于1%,固酸比不低于8比1,可食部分不低于70%。除上述要求外,根据南丰蜜桔的特征,规定一级果横径为35毫米以上,果面疮痂病的点数和面积可较其他品种略宽。南丰蜜桔二级果,果实横径不低于30毫米,着色较好,转色部分不得少于果皮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果面较光洁,一切斑疤和附着物合并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得有明显的锈壁虱为害斑,不得有黑斑病、严重的日灼斑、黑星病和疮痂病(呈瘤状突出者)不超过10点,蚧不超过5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