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商品流通领域各个流通环节,从商品销售对象的构成看,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占绝大比重,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比重较小,但增长很快。197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占80.47%,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占19.53%。1987年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7;62%,农业生产资料占22.38%。从商品流通行业结构看,商业部门零售额在很长时期内占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后,饮食业、工业部门和其他行业零售额均呈上升势头。197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商业部门销售额占89.65%,饮食业占2.48%,工业部门零售额占2.55%。其他行业零售占5.32%。198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商业部门占84.25%,饮食业占2.46%,工业部门占2.58%,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占10.43%,其他行业占0.28%。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商业部门占70.15%,饮食业占5.06%,工业部门占4.26%,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占15.47%,其他行业占5.06%。与1976年比较,商业部门下降19.5个百分点,饮食业、工业部门分别上升2.58、1.71个百分点。
商品调入调出构成,在按行政区域流通为主的情况下,基本上以地内县外为大宗。1976年全县国营、供销商品调入1048.46万元,其中从省外调入占11.95%,省内地外占4.68%,地内县外占79.54%,县内社外占3.38%。商品调出584.39万元,其中调给省外占12.06%,省内地外占9.92%,地内县外占33.95%,县内占43.27%,供应出口占0.8%。改革开放后,商品按经济区域流通,渠道畅通。1984年全县国营、供销商品调入3201.02万元,其中外省调入占16.4%,从省内地外调入占13.77%,地内县外调入占30.84%,与1976年比较,外省调入和省内地外调入分别上升4.45和9.09个百分点,地内县外则下降48.7个百分点。
表12—13 几个年度商品销售对象构成一览单位:万元表12—14 几个年度商品流通行业结构一览单位:万元表12—15 几个年度国营、供销商品调入构成一览单位:万元表12—16 几个年度国营、供销商品调出构成一览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