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977
颗粒名称: 武装斗争
分类号: D693
页数: 1
摘要: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县、区、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把组建与扩大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组织赤卫队、游击队、少先队,巩固红色政权,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并配合红军作战,扩大革命根据地。据资料载,一支较大的地方武装力量是1929年11月从宁都县赤卫大队中扩编出来的南宁游击队,政委赵世嘉(南丰人),队长廖尔亨,队员120人,枪80支,经常在南宁广边界开展游击斗争。1929年7月至1930年11月,县内各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力量,配合红军先后取得了3次攻克南丰县城的胜利。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武装斗争

内容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县、区、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把组建与扩大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组织赤卫队、游击队、少先队,巩固红色政权,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并配合红军作战,扩大革命根据地。据资料载,一支较大的地方武装力量是1929年11月从宁都县赤卫大队中扩编出来的南宁游击队,政委赵世嘉(南丰人),队长廖尔亨,队员120人,枪80支,经常在南宁广边界开展游击斗争。1929年7月至1930年11月,县内各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力量,配合红军先后取得了3次攻克南丰县城的胜利。
  1931年,县各级武装力量,按照红一方面军3月7日发布的通令,进一步加强“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10项活动,缴获大批粮食、布匹和油盐等物。同年,南(丰)广(昌)和南(丰)广(昌)建(宁)的游击队先后合编为南广独立团和南广建独立团。1932年,南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南广独立团扩编为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并组建少先队模范团第十七团和100人的妇救队。8月,南广独立团配合红十二军又一次攻克南丰县城,缴获米面数千袋、汽油500桶,俘敌5000多人(后编成补充师训练),红军安全转移。随后,县地方革命武装,四出打击国民党的保安队、保卫团、“铲共义勇队”,有力地配合红军的军事行动;还随同红军分散在县内各地筹款和开展群众工作。
  1934年3月,国民党军进占白舍,县苏维埃政府转移洽村、长陂一带深山地区,组织领导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4月广昌失守后,仍领导游击队在头陂、洽村、长陂、尧山、苦竹一带坚持战斗;9月,按照省军事部长会议关于牵制敌人、让红军主力北上抗日的决定,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率领游击队到黄马铺一带活动。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江西省军政委员会成立,原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撤销;到12月初,南广独立营还与国民党军第三路军孔令恂师一部在尧山、苦竹、洽村一带激战。不久,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坚持革命斗争。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