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关于征集历史资料的通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83
颗粒名称: 5.关于征集历史资料的通告
分类号: K29
页数: 2
页码: 732
摘要: 黎川,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我县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解放以后,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振兴中华,开拓光明前景,又作出了新的贡献。人民立下的功绩,都值的载入史册,传诸后世,给后人留下有益的精神财富。远在明永乐年间,我县开始编写县志,但自晚清同治十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编修县志中断。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面目一新,编修新县志,刻不容缓。最近,县委已成立机构,组织人员编纂县志和修订黎川革命史,需要大量的史料。凡有保存以上历史资料和文物者,如愿捐献和出售,一律按照国家收购文物的办法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报酬。希望广大群众提供线索,积极搜集编志修史所需的历史资料,撰写关于黎川革命和县志的文章。
关键词: 黎川县 历史资料

内容

黎川,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我县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解放以后,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振兴中华,开拓光明前景,又作出了新的贡献。人民立下的功绩,都值的载入史册,传诸后世,给后人留下有益的精神财富。远在明永乐年间,我县开始编写县志,但自晚清同治十年(1871)到现在一百多年,编修县志中断。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面目一新,编修新县志,刻不容缓。最近,县委已成立机构,组织人员编纂县志和修订黎川革命史,需要大量的史料。为此,特向广大群众和机关团体征集下列资料: 一、明清两代编纂的《新城县志》刻印本; 二、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文物资料(如古籍书刊、金石、碑碣、铭文、墓志、图片、图表等); 三、历代黎川名人著书作品(刻印本、铅印本或手抄本); 四、历代黎川官府、社会团体的布告、法令、启事、文书、档案、诉讼、新闻报纸、杂志(包括油印、刊刻、复印、手抄等);以及学校、工厂、作坊、商店的校刊、会刊、纪念册、证书、帐册、合同、章程、商标、广告等; 五、历代黎川名人传说、传记、诗文及家谱、族谱、验方、秘方、独特技术、著名工艺品等实物或回忆资料; 六、古代城廓、村寨的遗址以及祠堂、庙宇、碑坊、墓葬、石刻、古刻、古塔等古建筑的实物、资料和照片; 七、历年来出现的灾异事件,如兵祸匪患、瘟疫虫害、风火旱涝、地震山崩、奇兽怪胎、特异人物以及百岁以上老人的照片、记实或回忆录; 八、流传民间的曲艺故事、灯彩杂技、歌谣谚语等; 九、辛亥革命以来,有关苛捐杂税,物价暴涨,伪钞贬值,囤积居奇,高利盘剥以及人民起来抗捐、抗税、抗丁、抗粮、禁烟等历史记实或回忆资料; 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照片、标语、传单、口号、布告、文件、党史人物和革命先烈的书信和传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其他革命志士在黎川革命活动的记实和回忆录。
  编修史志,人人有责。凡有保存以上历史资料和文物者,如愿捐献和出售,一律按照国家收购文物的办法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报酬。希望广大群众提供线索,积极搜集编志修史所需的历史资料,撰写关于黎川革命和县志的文章。来信如经采用,酌情付给稿费或赠送纪念品。
  征集的资料、实物和撰写的稿件请送县党史办公室。
  中共黎川县委嘉专芋料正妻办公室 1982年3月10日中共黎川县委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