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九年修新城县志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76
颗粒名称: 清同治九年修新城县志序
分类号: G256.4
页数: 2
页码: 718
摘要: 国史之散著于郡邑者为志,足以征文考献,维大纲,资治术,厉风俗,综幅员。其目则春秋之经,其文则左氏公谷之传,其义则褒而无贬。宋李忠定东析南城之远毗闽徼者为县,曰新城。当是时,官则有新民创建之庸,而科条初设,士则乃新入光辉之象,而述作未遑,志无由稽。职是之故有明经济彪炳,理学灿彰。永乐间,其志始著,于正德时续编之,益大异备于隆庆之世,代有作者,俾知援据而增辑焉。宜乎历数纪一总纂,而先以邑乘为经。兵燹后闾井浮湛,有心者惕惴乎以散佚滋惧。己已来权是邦,旋奉修志札,所幸老成具在,尚有典型,即敦纂辑。慎祈祷,重祭祀,则灾异莫不潜消而默化也。
关键词: 黎川县 清代

内容

国史之散著于郡邑者为志,足以征文考献,维大纲,资治术,厉风俗,综幅员。其目则春秋之经,其文则左氏公谷之传,其义则褒而无贬。至于灾异必书,兵荒必书,旱干与水溢亦罔不书,以视春秋之严警,又加详矣。若龙门之汪洋,屈诡属词而不精于理,比事则多口于虚,与夫《三国志》之附会失体,皆不足以昭兹来许,传之无穷。迨紫阳纲目出,斯春秋之义后明,以故宇宙之大,上自史馆,下及岩邑,凡为立传而系诸志乘者,靡不仿其体裁而宗其旨意,洵金石不磨之钜制也。宋李忠定东析南城之远毗闽徼者为县,曰新城。当是时,官则有新民创建之庸,而科条初设,士则乃新入光辉之象,而述作未遑,志无由稽。职是之故有明经济彪炳,理学灿彰。永乐间,其志始著,于正德时续编之,益大异备于隆庆之世,代有作者,俾知援据而增辑焉。熙细制作,鸿兴版图,所隶举汇诸志大一统也。然微邑则郡无所纪,舍郡则省无所练,史臣又奚足以揽其纲而进为方策也哉?宜乎历数纪一总纂,而先以邑乘为经。东兴自康照、乾隆至成廓初极,志凡三复,由是守土以循良遗爱,立朝以清正匡时,学校日隆,孝义踵接,田野亦知兴行,闺闼自解完贞,美不胜书,无非借秉笔以为激扬鼓舞。兵燹后闾井浮湛,有心者惕惴乎以散佚滋惧。己已来权是邦,旋奉修志札,所幸老成具在,尚有典型,即敦纂辑。乃书未告竣,将解篆局,绅缮总目,问序于余。余曰唯唯。夫以诸君子之勤搜博采,遗漏悉无是虑,唯举其大有造于黎元者,约略纪之。兵氛有述而知保甲当联焉,荒歉有文而知仓储宜备焉。明陂堰之必治,防旱干也;详津梁之必修,御水溢也。慎祈祷,重祭祀,则灾异莫不潜消而默化也。将见治术成于上,风俗厚于下,其所以维持大纲,宏我盛世幅员之槎者,志之所系甚钜,岂在国史下哉?是为序。
  时间治九年庚午闰月赐进士出身权知新城县事高平刘昌岳谨序并书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