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新城县志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71
颗粒名称: 康熙十二年新城县志序
分类号: G256.4
页数: 2
摘要: 新城之为邑也,自宋绍兴始。历二百余年,未有专志。正德乙亥,黄候文签,乡大夫李泰、陈衮、何覃,为纠正阔略,意主于删繁就简,黜驳登淳。论者又或谓其陋杂而多舛。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隆庆辛未,李侯嘉猷,以邑乘荒阔,当纂订,上白宪使,以其事属之王公材。公故官史垣于秘阁,得宋醇熙、开庆时盱江二志。既幸放失之存,复念国家恬熙日久,吏治苦窳,典制荡然,于是假邑志以一存当世之故。凡祖宗、诰令、宪典、政教、经纬之统纪,因事毕书。而邑之山川、风气、物产、登耗,谣俗隆洼,政化兴仆篇致意焉。明儒邓元锡称其“志兼述作,义归创感”。自是而后,缺而不修,且百二十余年矣。
关键词: 清代 黎川县

内容

新城之为邑也,自宋绍兴始。历二百余年,未有专志。明永乐间,孝廉朱徽始一编辑;而援据庞沓,弃取失伦,前志病之,故其书亦泯没,不少概见。正德乙亥,黄候文签,乡大夫李泰、陈衮、何覃,为纠正阔略,意主于删繁就简,黜驳登淳。论者又或谓其陋杂而多舛。善乎!江文通之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隆庆辛未,李侯嘉猷,以邑乘荒阔,当纂订,上白宪使,以其事属之王公材。公故官史垣于秘阁,得宋醇熙、开庆时盱江二志。既幸放失之存,复念国家恬熙日久,吏治苦窳,典制荡然,于是假邑志以一存当世之故。凡祖宗、诰令、宪典、政教、经纬之统纪,因事毕书。而邑之山川、风气、物产、登耗,谣俗隆洼,政化兴仆篇致意焉。明儒邓元锡称其“志兼述作,义归创感”。自是而后,缺而不修,且百二十余年矣。
  清兴三十年,天子用阁臣议,今天下各修通志。凡山川形势、户口、丁徭、田赋、人民、贤杰、物产、疆圉险要,汇集成帙,以备一代之文献,掌之史官,为《大清一统志》,颁行直省,下之郡邑。俾蕞尔藐吏,亦得从邑之簪,绅、孝、秀、分局校仇,探撰前纪,缀续后闻,举新邑数百年兴、革、治、乱之故,遗风、曩事之迹,乡里、时令、风俗、地产之宜。城堡、公署、坛庙、泮宫、关市、津梁、土田、水利之废、置,人物、官方之所系,靡不详慎搜核,论撰整齐,未尝敢以私意杂乎其间。为纲十,为目若干,义例、条贯,灿然具举,览者展卷昭然。上以备国史之采摭,下以存吏民之镜稽,诚一邑之掌故,当世之要务也。若夫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方诸前轨,能无有愧。而缀缉未备,笔削不遑,牦牾安敢自保?则弥缝其阙,俾得完善,垂之无穷,谨俟来哲。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天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