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道教
分类号:
B95
页数:
1
页码:
631
摘要:
道教自唐代开始即传入本县。五代吴所建显佑观,直保留到清末尚存。宋、元两朝为县内道教活动最盛时期,明、清两朝稍衰。不知从何时起,本县道教徒不再“修仙”、“烧丹炼真”,专门从事画符念咒活动。至民国时期,道士多数专为丧事人家做道场,“超度亡灵”,成为一种迷信职业者。解放后,道教观宫渐次倒塌,也无有人传道或聚众捐资修整。道教活动也仅有少数世代做道场人家的后代继承之,在从事其他职业的同时,捎带应人之请去做做“功德”。
关键词:
黎川县
道教
内容
道教自唐代开始即传入本县。据旧志载:“云龙殿后有唐邓仙师延康墓”。五代吴所建显佑观,直保留到清末尚存。宋、元两朝为县内道教活动最盛时期,明、清两朝稍衰。宋代所建道观有鹤仙观、仙居观、郁罗观、遥观观、长生观、太乙观等7处,元代所建万安观、真应观、兴灵观、大有观,明代所建竹山观,以及不明何代所建的赐福院、仙山观、三元宫、元帝宫、麻阳观、玉清观等共30余处,经各代先后维修重建,一直保留到清末。不知从何时起,本县道教徒不再“修仙”、“烧丹炼真”,专门从事画符念咒活动。至民国时期,道士多数专为丧事人家做道场,“超度亡灵”,成为一种迷信职业者。解放后,道教观宫渐次倒塌,也无有人传道或聚众捐资修整。道教活动也仅有少数世代做道场人家的后代继承之,在从事其他职业的同时,捎带应人之请去做做“功德”。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