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弼专治怪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42
颗粒名称: 张名弼专治怪疾
分类号: I057
页数: 2
摘要: 清朝时候,新城百岁里出了个专治小儿怪病的医师,叫张名弼,又号张良臣。他熟读许多秘方,碰上一些穷人患病没钱买药,他就教你一个土单方,往往一文不花,就医好了危疾重病。西城桥有个丁石匠,夫妻二人都过50了,膝下只有一个5岁小儿,不知什么原因得了疳积。每日饭不见少吃,肚子却日益胀大,两条腿肌肉消瘦。不到一年时间,一个肚子肿得象笞箕,两条腿瘦得象竹管,连眼睛都长了膜,稍远一点的东西便看不见。70多里路,走到傍晚才到了,找到了张名弼的家。还有一次,张名弼坐船到外县行医。他急忙忙跑到前舱来找张名弼,张名弼看了孩子气色,慢慢说:“这孩子还有救!”自己坐在旁边守侯,叫大家不要喧哗吵闹。这个小孩后来就取名叫“土娃”。
关键词: 怪疾 张名弼

内容

清朝时候,新城百岁里(现在黎川县日峰镇)出了个专治小儿怪病的医师,叫张名弼,又号张良臣。他熟读许多秘方,碰上一些穷人患病没钱买药,他就教你一个土单方,往往一文不花,就医好了危疾重病。
  西城桥有个丁石匠,夫妻二人都过50了,膝下只有一个5岁小儿,不知什么原因得了疳积。每日饭不见少吃,肚子却日益胀大,两条腿肌肉消瘦。不到一年时间,一个肚子肿得象笞箕,两条腿瘦得象竹管,连眼睛都长了膜,稍远一点的东西便看不见。老俩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请医师,越医越坏,越坏越想医。这时,邻居张木匠对他说:“听说县上张名弼专治小儿怪病,何不找他瞧瞧去。”丁石匠心想:也只有县上还没有去,到县上再医不好,就死了这条心。第二天起个早,俩爷仔从家里动身往县城走。70多里路,走到傍晚才到了,找到了张名弼的家。
  张名弼解开小儿上衣,用手在肚皮上按摩了一阵,随后又切脉,翻开眼皮,详细察看了眼膜,叹口气:“这病可不轻啊,怎么到这时才来医呢?” “张医师,不瞒你说,我穷得很,到县上治病,难呀!” 张名弼看他穿着破烂,面黄肌瘦,是个穷苦的乡下人,就说:“好吧,你回去后捉十几个大蛤蟆打死,放在一个小缸里。再到粪窖里捞一些粪蛆,也放在缸内。等粪蛆把蛤蟆吃光了,再用一个布袋扎住缸口,倒放在活水里让粪蛆吐出污秽,洗净后,再取新瓦烧红,把蛆放在瓦上烙干,辗为粉末,每次二钱,用开水吞服,连服三次,保你病好。
  丁石匠回家后,依照吩咐制药,果然小儿服了一次药,就大泻一次,肿就消了一些,连服三次药,连续大泻三次,笞箕大的肚子就消了,慢慢腿也变壮了,眼睛也明亮了,后来丁石匠又用此法,治好了许多患同样病症的乡下人。
  还有一次,张名弼坐船到外县行医。船到中流,船老大李木根的老婆腹痛发作要分娩了,不一会生下一个男孩,全身鲜红没有皮肤,举家惶恐得很,一时没了主意,还算李木根沉得住气,他说:“天可怜我,恰好张医师坐在船上,也许救得伢仔命。”他急忙忙跑到前舱来找张名弼,张名弼看了孩子气色,慢慢说:“这孩子还有救!”叫船老大把船停在岸边,他纵身跃上岸,用手在地上掘一土坑,然后回船抱孩子放在坑中,用布衾盖好,衣上再覆盖一层薄土。自己坐在旁边守侯,叫大家不要喧哗吵闹。大约过了二个时辰,他轻轻把衾揭开一看,全身长满了雪白细嫩的皮肤,抱回船中,放在母亲怀里,呱呱啼哭。同船的黄秀才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说:“孩子娘怀孕后,长年累月在船上住,身失土气,故不生皮,现在把孩子放在地里,让土气浸润,土能生万物,皮肤就长满了。”这个小孩后来就取名叫“土娃”。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