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迷信陋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60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迷信陋习
分类号: B99
页数: 2
页码: 601
摘要: 旧时,本县迷信陋习甚多,诸如崇神祀鬼、吸毒、酗酒、赌博、宿娼等等。历代统治者虽有禁止,但官府衙门明禁暗纵,以敛民财,故禁而不止,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本县吸毒者多系官绅,但亦有普通劳动民众。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吸毒现象彻底根除。不轨之徒,常借酒滋事,谩骂斗殴,调戏妇女,败坏民风,扰乱秩序。因酒醉致死者,亦屡见不鲜。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明令取缔卖淫,教育妓女改邪归正,就地从良,安排生活出路。民国时虽多次禁赌,但终因官场带头设局聚赌,故收效甚微。解放后,赌博列为刑事犯罪活动,较长时间几乎根绝。乡人思想受神权桎梏极甚,生老病死,委诸神灵,听天由命。
关键词: 迷信 陋习

内容

旧时,本县迷信陋习甚多,诸如崇神祀鬼、吸毒、酗酒、赌博、宿娼等等。历代统治者虽有禁止,但官府衙门明禁暗纵,以敛民财,故禁而不止,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吸毒。主要指吸食鸦片,俗称“吃洋烟”。本县吸毒者多系官绅,但亦有普通劳动民众。三十年代后期,国民政府曾多次下令戒烟(鸦片),并对贩运毒品及私种罂粟者处以刑罚,成效甚微。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吸毒现象彻底根除。
  酗酒。不轨之徒,常借酒滋事,谩骂斗殴,调戏妇女,败坏民风,扰乱秩序。因酒醉致死者,亦屡见不鲜。
  嫖妓宿娼。民国间,县城之石莲巷、麒麟楼下等处设立公开妓院。官方不予干预,还向妓院索取“花捐”。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明令取缔卖淫,教育妓女改邪归正,就地从良,安排生活出路。花柳病相应根绝。
  赌博。其方式甚多,有打纸牌(红牌)、骨牌、麻将、押宝、推牌九、掷骰子、压花会等。游惰之辈,常聚众赌博,岁首三朝、秋后庙会尤甚。常有因之而荒弃本业、耗尽家资、斗殴起讼、典妻卖子的。民国时虽多次禁赌,但终因官场带头设局聚赌,故收效甚微。解放后,赌博列为刑事犯罪活动,较长时间几乎根绝。“文化大革命”期间,赌风骤盛,贻害不浅,常禁未绝。近数年来,又时有成伙聚赌事发生。
  迷信鬼神。封建迷信,由来已久。村村有“社公庙”,厅厅设“土地堂”。各行有各行的祖师,各地有各地的神祗。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祖生日,赴庙进香皆为妇女;九冬十月,上华山(洵口境)朝拜者,尽是男人。秋收后,各地庙会排比衔接,八方乡民依期而到,求签拜佛,烧香还愿。
  迎城隍。每年正月初九“迎城隍”,系县城庙会。是日,全城百姓,沐浴斋戒,无比虔诚;城隍庙内,人涌如潮,神香遍插,檀烟似雾,火炮喧天。上午八点许,三声神铳响过,以肩舆请城隍下座出巡,锣鼓前导。沿途香烟缭绕,合十礼拜者填街塞巷。有以自坐囚笼、插斩条、披枷锁、顶狗头、骑纸马等形式的还愿者,表示前世罪孽深重。
  乡人思想受神权桎梏极甚,生老病死,委诸神灵,听天由命。病不延医服药,求食“仙丹”、“圣水”;遇天灾人祸,则打醮迎神、驱符念咒。巫师、巫婆,伎俩多端,计有收惊、退煞、赎魂、过阴、打锣鼓、做大驳、技仙乩、问仙梦、送白虎、扳花树、送花船等等。蒙昧人心,贻害非浅。解放后,群众思想觉悟普遍提高,相信科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偏僻之处,仍有算命、卜卦、写八字、择日子等迷信活动。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