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川县历代人口户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89
颗粒名称: 一、黎川县历代人口户数
分类号: C92
页数: 3
页码: 575
摘要: 据旧县志载,本县域于宋绍兴八年从南城析出另建新城县时,有人口6万余;宋开庆元年,有主户17448户,客户19412户。元代人口户数因未发现记载,无从查考。清顺治十三年.有人口27377人。据旧《江西年鉴》转《江西通志》载,本县户数人口从清乾隆年间起骤然猛增数倍,而根据民国初年内务部调查报告载,民国5年户口数又相对锐减,其原因为何或是否讹误均无从查考。建国后,本县人口数上升较快。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安定、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所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强调计划生育后才逐步有所控制,1979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关键词: 黎川县 户数

内容

据旧县志载,本县域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从南城析出另建新城县时,有人口6万余;宋开庆元年(1259年),有主户17448户,客户19412户。
   元代人口户数因未发现记载,无从查考。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18563户,70660人;明永乐十年(1412年)13213户,41643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8567户,41459人;明隆庆六年(1572年)7915户.40810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户数为14045户,人口为42763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有人口27377人。
   据旧《江西年鉴》转《江西通志》载,本县户数人口从清乾隆年间起骤然猛增数倍,而根据民国初年内务部调查报告载,民国5年户口数又相对锐减,其原因为何或是否讹误均无从查考。《江西年鉴》所载本县户口数为: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55395户.255284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55454户,259010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56299户,262830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56617户.263316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56603户,262857人。
   民国5年(1916年)25430户,141076人;民国17年27431户,113949人;民国22年27801户,106889人(该年户口数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民国24年27778户,91127人。
   另根据民国时期其他统计资料所载:民国25年25707户,98012人;民国27年22885户.97805人;民国28年人口数为93107人;民国30年19948户,109146人;民国32年19158户,107000余人;民国36年19000余户,88718人(其中男43951人,女44767人);民国38年19264户,99059人。
   建国后,本县人口数上升较快。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安定、生活条件(包括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所致。其次是1957年党中央发出干部上山下乡建设山区的号召后,数以千计的外地城市干部携带家属迁来本县定居,参加山区建设;1968年后,干部、学生大批下放来县;1967年,浙江省修建新安江水库从淳安县安排数千名移民来本县定居等。
   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强调计划生育后才逐步有所控制,1979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