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
页数: 2
页码: 548
摘要: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兴办国民学校后,黎川县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体育课,有专任或兼任体育教师。50年代,中等学校开始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锻炼制度,这项制度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后停止推行。1965年,在抚州地区中学生乒乓球赛中,本县女代表队荣获少年团体冠军;后参加全省比赛,获第三名。1984年8月,黎川一中田径队参加抚州地区中学传统体育项目达标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在1988年抚州地区中学生、传统校田径运动会上,本县共有10名运动员获得名次,其中:黄亮获传统校组男子100米第一名。
关键词: 黎川县 体育

内容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兴办国民学校后,黎川县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体育课,有专任或兼任体育教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等沦陷区的几所中学迁来黎川,师资力量较强,学生人数增加,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当时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徒手操、篮球等。
  1939年和1942年,县教育科先后主办两次小型的全县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人数均在百名左右,由于场地和设施十分简陋,运动成绩不佳,纪录无从查考。7 建国后,各中学、完全小学大多设有操场或简易球场,全县各中、小学坚持每天开展“两操一活动”(即课间操、眼保建操和课外活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使体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的学校(或教学辅导站)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运动会。
  50年代,中等学校开始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锻炼制度(简称“劳卫制”),这项制度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后停止推行。
  1965年,在抚州地区中学生乒乓球赛中,本县女代表队荣获少年团体冠军;后参加全省比赛,获第三名。
  1980年,本县运动员刘小川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获男子三级跳远第一名,打破保持21年之久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纪录。
  80年代,全县各类学校实行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经常举行达标比赛。据1985年4月统计,全县达标的青少年学生共4950人,其中:青年组2120人,少年一、二组2830人。
  1984年8月,黎川一中田径队参加抚州地区中学传统体育项目达标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在1985年抚州地区中学生运动会上,本县共有12名运动员获得名次,其中包括女子少年组100米、400米、女子4×100米、男子少年组400米4个项目的第一名。
  在1988年抚州地区中学生、传统校田径运动会上,本县共有10名运动员获得名次,其中:黄亮获传统校组男子100米第一名。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