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甲状腺肿与地方克丁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44
颗粒名称: 地方甲状腺肿与地方克丁病
分类号: R581.3
页数: 1
页码: 540
摘要: 地方甲状腺肿和地方克丁病均由碘质缺乏引起,本县境内以宏村、樟村、西城、厚村等地发病率较高。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力量对这两种地方病进行普查,查明全县有地甲肿I度患者2393人、Ⅱ度患者629人、Ⅲ度患者93人、Ⅳ度患者42人,地克病患者27人。主要防治措施是:商业部门向流行区供应的食盐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碘,并尽可能提供含碘较高的副食晶;医疗部门对现症病人采取药物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防治结合,这两种地方病在本县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8年经省、地有关部门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关键词: 地方甲状腺肿 地方克丁病

内容

地方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本县俗称“饱颈”“坐壶颈”)和地方克丁病(简称地克病,本县俗称“呆子”、“傻子”)均由碘质缺乏引起,本县境内以宏村、樟村、西城、厚村等地发病率较高。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力量对这两种地方病进行普查,查明全县有地甲肿I度患者2393人、Ⅱ度患者629人、Ⅲ度患者93人、Ⅳ度患者42人,地克病患者27人。主要防治措施是:商业部门向流行区供应的食盐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碘,并尽可能提供含碘较高的副食晶;医疗部门对现症病人采取药物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防治结合,这两种地方病在本县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8年经省、地有关部门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