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40
颗粒名称: 一、机构设施
分类号: R18
页数: 1
摘要: 民国时期,本县无专门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人员,仅在县立卫生院设1名环境卫生员。1952年春,在县卫生院内设立卫生防疫股,有工作人员4名,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4年,抚州地区在本县设立鼠疫检疫站。1958年,地区将该站工作人员调回,房屋及其他财产移交本县,同年11月成立黎川县地方病防治站,有专业防疫人员7名。有工作用房400平方米。1968年,县卫生防疫站并入县医药卫生防治院,大部分卫生防疫人员下放农村。1990年,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主管医(护、技)师6名,医师8名。该站业已成为全县疾病控制、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以及五大卫生监测、管理的业务指导中心。
关键词: 黎川县 机构

内容

民国时期,本县无专门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人员,仅在县立卫生院设1名环境卫生员。
  1952年春,在县卫生院内设立卫生防疫股,有工作人员4名,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
  1954年,抚州地区在本县设立鼠疫检疫站。1958年,地区将该站工作人员调回,房屋及其他财产移交本县,同年11月成立黎川县地方病防治站,有专业防疫人员7名。
  1962年,县地方病防治站改建为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6-12名,主要设备有电冰箱、干燥箱、生物显微镜、千分之一分析天平、蒸馏器、高压消毒器等,检验项目包括寄生虫、细菌、部分水质和毒物等70多项。有工作用房400平方米。
  1968年,县卫生防疫站并入县医药卫生防治院,大部分卫生防疫人员下放农村。
  1971年,成立县卫生防疫保健站。1973年防疫站、保健站分设后,县防疫站重建检验室,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县防疫站添置了大批仪器设备,建立无菌室2个,配备救护车1辆,增购了电冰箱、干燥箱、x光机,并拥有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光电比色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精密仪器,化学试剂和药品大量增加或更新,检验项目增至近200项,如黄曲霉素的测定、大肠菌群的快速分类等难度较大的检验项目也能开展。
  1985年7月,建成办公(检验)大楼一幢,面积1120平方米。
  1990年,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主管医(护、技)师6名,医(护、检验)师8名。该站业已成为全县疾病控制、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以及五大卫生(即劳动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管理的业务指导中心。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