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中医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37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中医治疗
分类号: R45
页数: 1
页码: 536
摘要: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本县群众治病以中医为主。建国后,西医虽渐普及,但中医亦受重视,并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县中医院1959年成立到1965年的6年中,日门诊量达200-400人次,住院部病床利用率高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1974年冬至1975年夏,县人民医院采用岩菇糖浆治疗高血压患者50余例,服药4个月后,从其中病历较完整的24例资料分析,降压有效率达83.3%。1980年,县卫生局组织4名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年医师,协助老中医孔繁煜整理出《孔繁煜临床经验录》。1980年以来,县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急救,治疗急腹症和胸、腰椎骨折整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中风”预测准确率有所提高;针炙、按摩、气功疗法的疗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 黎川县 中医

内容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本县群众治病以中医为主。据清同治十年(1871年)撰修的《新城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县内医术较高的中医有罗宪顺、张荣、余绍宁、上官榜、张名弼、杨居耀、杨居义、黄文炳、孔毓礼等。民国时期的名医有黄虎臣、邓平生、杨寿康、涂益三、萧焦山诸人。建国后,西医虽渐普及,但中医亦受重视,并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县中医院1959年成立到1965年的6年中,日门诊量达200-400人次,住院部病床利用率高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1972年11月至1973年2月,县人民医院曾采用中草药“岩菇”(俗称“石耳”,又名石壁花、石木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1%,止咳、去痰、平喘作用尤为显著;20个月后,随访74例,有效率60.8%。1974年冬至1975年夏,县人民医院采用岩菇糖浆治疗高血压患者50余例,服药4个月后,从其中病历较完整的24例资料分析,降压有效率达83.3%。1980年,县卫生局组织4名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年医师,协助老中医孔繁煜整理出《孔繁煜临床经验录》。1980年以来,县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急救,治疗急腹症和胸、腰椎骨折整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中风”预测准确率有所提高;针炙、按摩、气功疗法的疗效更加显著。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