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疾病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35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疾病治疗
分类号: R45
页数: 3
页码: 535
摘要: 明、清时期,民间治病以中医中药为主,草医草药次之。民国期间,县内虽有个体西医诊所和官办医疗机构,但因西药昂贵,民众看病就医仍以中医中药居多,有的因缺乏科学知识,到处求神拜佛、问巫医,贻误了医治时机,甚至造成死亡。建国以后,西医逐步普及,中医亦受重视,不少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县人民医院在门诊、住院人次增加,业务工作量较重的情况下,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逐步下降,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毒蛇咬伤,在本县农村较为常见,民间常用草医草药治疗蛇伤,治愈者屡见不鲜。然而蛇伤医技一般不愿公开或轻易传授他人。
关键词: 黎川县 疾病

内容

明、清时期,民间治病以中医中药为主,草医草药次之。民国期间,县内虽有个体西医诊所和官办医疗机构,但因西药昂贵,民众看病就医仍以中医中药居多,有的因缺乏科学知识,到处求神拜佛、问巫医,贻误了医治时机,甚至造成死亡。建国以后,西医逐步普及,中医亦受重视,不少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县人民医院在门诊、住院人次增加,业务工作量较重的情况下,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逐步下降,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建国以后,本县发生的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有二起:1972年,县人民医院护士李某,工作严重失职,给患儿王某作静脉注射后未能及时松开皮条,致使患儿左手缺血坏死,最后截肢,造成终身残废,护士李某受到开除留用、降工资一级的处分;1973年,县人民医院化验员章某因定错血型,给患者输血后引起溶血反映,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章某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
  (一)西医手术治疗民国期间,西医设备简陋,县立卫生院未设住院部,亦无手术治疗设施。50年代初,县人民医院也只能处理一般的外科病症,不能开展任何手术,1955年始可施行“阑尾切除”、“疝修补”、肠吻合”等下腹部手术。60年代以后,县人民医院开展的外科手术项目逐渐增多,至80年代,已能开展“胆囊摘除”、“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脾摘除”、“泌尿系统取石术”、“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胃切除”、“甲状腺切除”、上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等矫外、泌外、脑外科手术。至1990年底止,先后有“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型术”、“子宫全切除术”、“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肝癌肝左叶大部分切除术”、“脾破裂脾部分切除修补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指裂术”等手术项目,获县科技成果奖,居本地区县级医院先进水平。
  (二)中医治疗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本县群众治病以中医为主。据清同治十年(1871年)撰修的《新城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县内医术较高的中医有罗宪顺、张荣、余绍宁、上官榜、张名弼、杨居耀、杨居义、黄文炳、孔毓礼等。民国时期的名医有黄虎臣、邓平生、杨寿康、涂益三、萧焦山诸人。建国后,西医虽渐普及,但中医亦受重视,并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县中医院1959年成立到1965年的6年中,日门诊量达200-400人次,住院部病床利用率高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1972年11月至1973年2月,县人民医院曾采用中草药“岩菇”(俗称“石耳”,又名石壁花、石木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1%,止咳、去痰、平喘作用尤为显著;20个月后,随访74例,有效率60.8%。1974年冬至1975年夏,县人民医院采用岩菇糖浆治疗高血压患者50余例,服药4个月后,从其中病历较完整的24例资料分析,降压有效率达83.3%。1980年,县卫生局组织4名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年医师,协助老中医孔繁煜整理出《孔繁煜临床经验录》。1980年以来,县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急救,治疗急腹症和胸、腰椎骨折整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中风”预测准确率有所提高;针炙、按摩、气功疗法的疗效更加显著。
  (三)草药治疗黎川草药资源丰富,取用简便,不要花钱,对确认的特定病种疗效显著,民间,尤其是缺医少药的偏远山村,人们常用草药治病。建国以后,卫生部门十分重视草医草药的推广运用。1957年,本县曾开展献方、献药、献技的活动,许多中医和药农,献出民间秘方妙技,县卫生局组织人员进行系统整理,先后刊行了《中医验方集》两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县兴起了采草药、用草药的热潮,县人民医院多次组织人员到德胜关、岩泉等山区采集草药,并在门诊部成立草医草药诊疗室。潭溪公社吸收善长医治蛇伤和疮疡疔毒的草药医生到公社卫生院开诊看病。其时,人们应用草医草药较为普遍,如用张天罐、铁苋、龙牙草治疗痢疾,大青叶预防流感和乙型脑炎,大青叶根治疗病毒性肠炎,白花蛇舌草治疗急性阑尾炎,虎仗治疗黄疸,肿节枫治疗关节炎,屉斗珍珠草治疗阿米巴痢等等,直到现在仍为临床所常用。
  毒蛇咬伤,在本县农村较为常见,民间常用草医草药治疗蛇伤,治愈者屡见不鲜。然而蛇伤医技一般不愿公开或轻易传授他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