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黎川县个体(联合)诊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34
颗粒名称: (七)黎川县个体(联合)诊所
分类号: R197.61
页数: 1
页码: 535
摘要: 西医传入本县之前,城乡皆由个体中医自行诊脉开业,人数无资料可改。并在潭溪、樟村、东山、社苹等乡设立分所。1956年,县保健中医联合诊所纳入公私合营城关镇国药店,原诊所的中医人员,成了药店的坐堂医生,行政上隶属县中西医药公司领导。1959年,原县保健中医联合诊所的人员、资金、财产由城关镇国药店退出,成立县中医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的个体中医人员全部划归大队合作医疗站或并入公社卫生院。1980年,本县城乡部分闲散医务人员申请个体开业,经考试后,批准17人开办个体诊所。1990年底,全县经批准开业的个体医生15人,其中:中医内科6人、中医伤科2人、西医内儿科2人、牙科4人、草医草药1人。
关键词: 黎川县 诊所

内容

西医传入本县之前,城乡皆由个体中医自行诊脉开业,人数无资料可改。1949年初,黎川解放前夕,县城有私人诊所33家,其中:中医诊所(包括中药店坐堂医)25家,西医诊所8家;另有5家中药栈亦设坐堂医,既看病又卖药,在县内享有盛名。1953年春,县城中医师孔繁煜等13人率先组织起来,成立卫黎中医联合诊所。并在潭溪、樟村、东山、社苹等乡设立分所。1956年,县保健中医联合诊所纳入公私合营城关镇国药店,原诊所的中医人员,成了药店的坐堂医生,行政上隶属县中西医药公司领导。1959年,原县保健中医联合诊所的人员、资金、财产由城关镇国药店退出,成立县中医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的个体中医人员全部划归大队合作医疗站或并入公社卫生院。1980年,本县城乡部分闲散医务人员申请个体开业,经考试后,批准17人开办个体诊所。1990年底,全县经批准开业的个体医生15人,其中:中医内科6人、中医伤科2人、西医内儿科2人、牙科4人、草医草药1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