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黎川县古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400
颗粒名称: (四)黎川县古建筑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
页码: 524
摘要: 黎川境内现存之古建筑,除新丰桥、横港桥、周湖大夫第、资福塔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比较重要的还有:。1.会仙峰寺 址在樟溪乡会仙峰顶,该寺建于宋代,巨石垒砌,铁瓦盖顶。2.妙法寺 址在湖坊乡妙法村,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后毁于火灾,清康熙八年重建,寺宇由大殿、方丈楼、僧房等部分组成,大殿面积约800平方米,僧房百余间。现除西南段改为防洪堤外,其他均已倒塌。5.七佛桥 址在社苹乡福山源村,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单孔石拱桥,长5米,宽3米,现除桥面石块略有风化外,其余完好无损。桥东有因抗清殉难的南明礼部主事黄端伯之墓,故名忠孝桥。
关键词: 黎川县 古建筑

内容

黎川境内现存之古建筑,除新丰桥、横港桥、周湖大夫第、资福塔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比较重要的还有:
   1.会仙峰寺 址在樟溪乡会仙峰顶,该寺建于宋代,巨石垒砌,铁瓦盖顶。
   2.妙法寺 址在湖坊乡妙法村,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后毁于火灾,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寺宇由大殿、方丈楼、僧房等部分组成,大殿面积约800平方米,僧房百余间。
   3.县城城墙 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为土城墙;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重建,条石为基,上以砖砌。有城门5座:东为迎福门,南为昌文门,西为通济门,北为朝宗门,小西门叫安济门,均有城门楼,城墙上有箭垛女墙1980个。现除西南段改为防洪堤外,其他均已倒塌。
   4.黄土隘城门 址在坊坪乡黄土岭,建于明朝,城门为坚石所砌,宽5米,深3米,高3米。旧时,此处是黎川通往福建邵武的关隘要口,城门四周,重峦迭嶂,异常险峻。
   5.七佛桥 址在社苹乡福山源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65年左右),为单孔石拱桥,长5米,宽3米,现除桥面石块略有风化外,其余完好无损。
   6.钟贤桥 址在中田乡中田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为7孔石拱桥,桥上有砖亭,两边有护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倒塌,现在此处建起了一座石砌5孔公路卷桥。
   8.忠孝桥 址在栗塘乡松塘村,始建于明代,为单孔石卷桥,桥上有亭,后倒塌,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桥东有因抗清殉难的南明礼部主事黄端伯之墓,故名忠孝桥。
   9.寿母亭 址在西城乡梅源村,亭呈六方形,砖石所砌,挑檐盖瓦,稳重大方,为清代建造的旌表性牌坊亭。
   10.洪济寺石塔 坊坪乡甘竹村西北,有一瓦砾荒址,即洪济寺遗址,寺后有石塔,高3米,外径3米,呈六角形,内为园形,有门可入,塔上有葫芦顶,塔体半埋地下,该塔建造年代待考。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