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的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396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的古迹
分类号: K917
页数: 2
页码: 523
摘要: 松塘遗址位于栗塘乡松塘村境内一座石壁山南面的坡地上,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从在此处采集到的60余件石器、陶片推断,系西周、春秋时期遗址,距今约三千年。古窑址湖坊乡妙法村境内有一小村,现名碗窑,村庄两侧的山梁上到处可见残碎的陶瓷片,东侧有馒头状土堆数处,当地群众称之为古窑。经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初步挖掘,仅出土3只完整陶钵,4只瓷碗尚能复原,与江西各地古窑中出土的陶瓷器对照,从胎质和复烧组合窑具分析,此处应为元末明初时期的古窑址。傅氏乃北宋一望族,英宗至徽宗数十年间,中进士者11人。
关键词: 古迹 黎川县

内容

(一)古遗址 1.松塘遗址位于栗塘乡松塘村境内一座石壁山南面的坡地上,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从在此处采集到的60余件石器、陶片推断,系西周、春秋时期遗址,距今约三千年。
  2.花园坑遗址位于日峰镇蛔上村花园坑西面一座石山南麓的山坡上,县文物普查队在此处采集到石器6件、陶片4件、古钱币7枚,石器磨制精度比松塘遗址上采集到的稍高,推断系春秋至战国时代遗址。
  (二)古窑址湖坊乡妙法村境内有一小村,现名碗窑,村庄两侧的山梁上到处可见残碎的陶瓷片,东侧有馒头状土堆数处,当地群众称之为古窑。经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初步挖掘,仅出土3只完整陶钵,4只瓷碗尚能复原,与江西各地古窑中出土的陶瓷器对照,从胎质和复烧组合窑具分析,此处应为元末明初时期的古窑址。
  (三)古墓葬黎川境内之古墓葬,除明代涂朝敬墓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有: 1.唐代古墓5座址在裘坊乡荆头村东200米处之小山上,墓主无考。
  2.傅氏墓葬群址在湖坊乡营心村东严嵊云峰。傅氏乃北宋一望族,英宗至徽宗数十年间,中进士者11人。该墓葬群部分有墓碑可考。
  3.邓润甫墓址在荷源乡炉油村普光寺后,墓主系宋皇祐元年(1049)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4.王无咎墓址在荷源乡炉油村墩上对面山上,墓主系宋嘉祜年间进士,与王安石、欧阳修等交谊甚厚,著有《直讲集》等书。
  5.张介墓址在湖坊乡沙洲坪,墓主系宋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
  6.涂国鼎墓址在荷源乡王沙渡村西北山谷。墓主系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南明曾任吏部尚书。
  7.邓义墓址在日峰镇蛔上村后山湾。墓主系明永乐九年(1411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8.邓元锡墓址在日峰镇蛔上村,墓主系明代知名理学家、文学家。
  9.涂贤德、涂徵祖孙毗连墓址在日峰镇株林坡西北方向200米处。涂贤德,明洪武年间名儒隐士;涂徵,涂贤德之孙,官至徽州知府、南京刑部郎中。
  10.王禄墓址在湖坊乡妙法寺后半山,墓主于明正德八年(1513)举乡试,授平和县令,后因触怒太子被罢官。其子王材,官至国子监祭酒,禄死后,王材假旨御葬于此。
  11.妙法寺僧冢址在湖坊乡妙法寺东200米处,为一片墓葬群,建于明代,主体是一大型石砌墓,室内有积骨及破碎瓦罐。
  12.何垕墓址在荷源乡炉油村墩上西面300米处,墓主系明宏治年间进士,曾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后因触怒太监刘瑾,改任程蕃知府。
  13.邓澄墓址在荷源乡炉油村飞风亭,墓主系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任湖广佥事,著作甚多。
  14.杨霭堂墓址在县城北门外,墓主系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
  15.杨以湲墓址在社苹乡宏源村西北,墓主系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历官御史、兵备道。
  16.危逸庵墓址在日峰镇花园坑西北,民国15年(1926年)立之墓碑称危为“清工部郎中”,但清志未见记载。
  (四)古建筑黎川境内现存之古建筑,除新丰桥、横港桥、周湖大夫第、资福塔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比较重要的还有: 1.会仙峰寺址在樟溪乡会仙峰顶,该寺建于宋代,巨石垒砌,铁瓦盖顶。
  2.妙法寺址在湖坊乡妙法村,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后毁于火灾,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寺宇由大殿、方丈楼、僧房等部分组成,大殿面积约800平方米,僧房百余间。
  3.县城城墙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为土城墙;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重建,条石为基,上以砖砌。有城门5座:东为迎福门,南为昌文门,西为通济门,北为朝宗门,小西门叫安济门,均有城门楼,城墙上有箭垛女墙1980个。现除西南段改为防洪堤外,其他均已倒塌。
  4.黄土隘城门址在坊坪乡黄土岭,建于明朝,城门为坚石所砌,宽5米,深3米,高3米。旧时,此处是黎川通往福建邵武的关隘要口,城门四周,重峦迭嶂,异常险峻。
  5.七佛桥址在社苹乡福山源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65年左右),为单孔石拱桥,长5米,宽3米,现除桥面石块略有风化外,其余完好无损。
  6.钟贤桥址在中田乡中田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为7孔石拱桥,桥上有砖亭,两边有护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倒塌,现在此处建起了一座石砌5孔公路卷桥。
  8.忠孝桥址在栗塘乡松塘村,始建于明代,为单孔石卷桥,桥上有亭,后倒塌,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桥东有因抗清殉难的南明礼部主事黄端伯之墓,故名忠孝桥。
  9.寿母亭址在西城乡梅源村,亭呈六方形,砖石所砌,挑檐盖瓦,稳重大方,为清代建造的旌表性牌坊亭。
  10.洪济寺石塔坊坪乡甘竹村西北,有一瓦砾荒址,即洪济寺遗址,寺后有石塔,高3米,外径3米,呈六角形,内为园形,有门可入,塔上有葫芦顶,塔体半埋地下,该塔建造年代待考。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