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黎川县志》 图书 |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6368 |
| 颗粒名称: | 一、黎川县专业剧团 |
| 分类号: | J892.4 |
| 页数: | 2 |
| 页码: | 512 |
| 摘要: | 京剧戏班黎川无地方剧种,专业演出团体主要上演京剧,30年代初,县城就有外地常驻的京剧戏班。1936年,南昌京剧艺人华佩秋、华淑玲、华艳玲率数十人来黎川演出,时称“华家班”,因演员扮相俊美,功底扎实,上座率较高。抗日战争中期,特别是省会南昌沦陷后,不少流亡者逃到黎川避难,外地几所中学相继迁入,县城人口骤增,京剧演出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常有5个戏班上演。民国30年至31年由地方绅士聘请外地京剧演员,在县抗敌后援会的领导下,开展京剧义卖活动,演出收入上交该会,作为慰劳抗日将士和慰问伤员的专用款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流亡者纷纷返回家园,县城的京剧演出活动由盛渐衰。 |
| 关键词: | 黎川县 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