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川县的戏剧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362
颗粒名称: (一)黎川县的戏剧曲艺
分类号: J8
页数: 1
页码: 510
摘要: 建国初期,黎川的戏剧、曲艺活动非常活跃,城乡各地纷纷办起业余剧团,主要的有:城关镇业余剧团、樟村业余人民剧团、熊村业余剧团、洵口农民业余剧团等。城关镇业余剧团演员阵容整齐,1955年建立后的十年间,先后演出过传统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捉放曹》和现代采茶戏《红嫂》、歌剧《刘三姐》等30多个剧目。熊村业余剧团经常到边远自然村巡回演出,1958年,该团创作、演出的采茶戏《种试验田》、《夫妻观灯》,参加抚州地区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文革”初期,这些业余演出团体先后自行解散。
关键词: 黎川县 戏剧

内容

建国初期,黎川的戏剧、曲艺活动非常活跃,城乡各地纷纷办起业余剧团,主要的有:城关镇业余剧团、樟村业余人民剧团、熊村业余剧团、洵口农民业余剧团等。城关镇业余剧团演员阵容整齐,1955年建立后的十年间,先后演出过传统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捉放曹》和现代采茶戏《红嫂》、歌剧《刘三姐》等30多个剧目。熊村业余剧团经常到边远自然村巡回演出,1958年,该团创作、演出的采茶戏《种试验田》、《夫妻观灯》,参加抚州地区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1963年4月成立的县属机关业余文艺宣传队,先后演出过大型话剧《红岩》、《霓红灯下的哨兵》、《特别代号》、《年青一代》等,他们经常下乡,就地取材,编演歌舞、曲艺、小话剧、采茶戏,被誉为“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宣传队。“文革”初期(1966-1968年),这些业余演出团体先后自行解散。
   1978年以后,本县戏剧和曲艺演出、创作活动,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12月,由县文化馆干部编剧、作曲的采茶戏《时来运转》,参加抚州地区业余文艺调演,有3人获优秀演员奖或演奏奖。1984年5月,县文化馆干部张行初创作的木偶剧《骄傲的小公主》,在江西省木偶剧汇演中,获创作二等奖。1990年5月,由业余作者刘敦龙、夏清明创作,夏清明、宁奇声表演的相声《周瑜三气诸葛亮》,参加江西省“宜春杯”相声、故事大奖赛,获创作和表演奖。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