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34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成果
分类号: G311
页数: 6
页码: 503
摘要: 1980年至1990年,本县共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7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计划1项、省级计划2项、地区级计划31项。累计投入经费357. 57万元,实现新增产值847. 32万元,新增税利345万元。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科研项目经济效益名列抚州地区12个县市首位。1985年10月28日,县人民政府召开“黎川县科技成果奖励大会”,对全县1982-1985年度的36项科技成果给予奖励,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6项,荣誉奖5项。1978年,该所主持花培研究的李祖鑫,又先后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和江西省科学大会,获得先进集体奖和花培研究成果奖。
关键词: 黎川县 科技成果

内容

1980年至1990年,本县共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7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计划1项、省级计划2项、地区级计划31项。累计投入经费357. 57万元,实现新增产值847. 32万元,新增税利345万元。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科研项目经济效益名列抚州地区12个县市首位。
  一、鉴定与评审 1 982年以来,本县经鉴定(评审)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共34项。
  二、评选奖励1978年以来,本县有37项科技成果获地区以上奖励。
  1985年10月28日,县人民政府召开“黎川县科技成果奖励大会”,对全县1982-1985年度的36项科技成果给予奖励,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6项,荣誉奖5项。
  三、优秀科技成果简介晚籼杂优新组合——红优六三它是由黎川县水稻良种场采用“明恢六三”作父本、“矮红九号”作母本,配组的晚籼杂优新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左右,适宜作一季、二季晚稻栽培。其特点是:高产、优质,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穗多,结实率高,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比汕优六号等老杂优组合增产10%左右。该组合1985、1986年两年在江西省晚杂区试中,产量都居第一位,平均亩产分别为437.8公斤和444.6公斤,比对照品种汕优二号增产2.33%和5.2%;1987年在全国籼型晚杂区试中,亩产居中稻组第一位、晚稻组第三位。这个科研课题,从1986年起列入省二级科研项目计划;1987年10月,通过抚州地区科委鉴定;1989年荣获抚州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组合1985-1987年向省内外供种1.75万公斤,累计种植面积10多万亩,亩增稻谷25公斤左右,经济效益达140多万元。
  电渣整体熔铸曲轴技术黎川县特钢厂承担的“电渣整体熔铸高强度柴油机曲轴”,是1980年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当时课题名称为:481新工艺研究)。该厂采用这种工艺,研制的东风、解放、北京吉普3种汽车特钢曲轴新产品,于1986年6月27日通过国家机械工业部鉴定;1987年通过国家经委委托江西省经委主持的国家级专家评审。这项技术,集电渣冶炼、异形体连铸、纵向顺序强制冷却和复合变形成型等先进工艺于一体,从而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一步完成曲轴整体成型,整套技术采用组装式水冷模,自耗电极在铸模中可连续熔铸,铸模可按需要装卸或移动。电渣熔铸整体成型特钢曲轴,产品性能寿命比锻件提高20-30%,节约能源12.5%,节约工时15%。这项技术广泛适用于军事、民用工业,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电渣整体熔铸曲轴技术,在国内系首创,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1987年荣获首届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黎川县特钢厂应用这项技术,已熔铸出13种2-6拐规格的曲轴,1990年生产曲轴4322根,产值303万元,实现利税20万元。
  PG-40型脚踏爬杆车这项由黎川县自行车零件二厂研制开发的新产品,设计合理,构思精巧,采用乘坐式人力脚踏驱动,实施爬杆登高和固位作业,爬杆速度每分钟4-6米,爬杆时可积存转动惯量使之运转平稳,在载重130公斤和4级风力以下的小雨天气,可在直径为140-400毫米的直立圆锥杆或等径圆柱杆上自由上下或固位作业,杆上如有小于10毫米的局部凹凸障碍,也可逾越升高。整车自重70公斤左右,抱杆装置装拆简便,车上的两只行走轮可由自行车牵引或由人力推拉,实施路途携运。该项课题1985年列入省二级科研项目计划,1987年8月14日通过抚州地区科委和地区经委联合鉴定,1988年荣获抚州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研制成功,为电业外线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良好的爬杆登高机械,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黎川县自行车零件二厂于1987年底,以2.7万元技术转让费,将此项技术转让给南昌自行车厂。
  大型双面釉屏风瓷板系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黎川华山瓷厂联合研制、生产的出口创汇产品,它摒弃“手工成型,挟撑烧成”的陈旧方法,采用先进的真空脱泡压力注浆成型,硅炭棒吊装烧成新工艺,瓷板由单面釉改为双面釉,器形规整,瓷化完全,釉面光滑,各项指标均达到科研课题合同要求和部颁标准。大型双面釉瓷板的规格有160×30×1.5厘米和96×26×1厘米等品种,两面绘之以人物、山水或鸟兽,装嵌于精工雕刻的优质木架中,富丽堂皇,高雅别致,用于宾馆、商场、车站、机场陈设,是一种高档艺术品。该课题1985年列入省二级科研项目计划,1986年9月23日通过地区科委和地区经委鉴定,1987年获抚州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为全国首创,独家生产。1987年获省优质新产品奖,1988年获部优质新产品奖。1985年参加广交会展销以来,销往日本、巴西、加拿大等国,每副售价5千美元。
  全陶土504群青它是由黎川县化工厂引进上海玻搪化工厂的群青生产工艺技术,研制、开发的全陶土型群青,经有关单位检验,产品质量优良,主要质量指标,即着色力,略高于标样,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厂群青的烧成率和主要原料高岭土、硫磺和纯碱的消耗,均达到上海玻搪化工厂的水平。全陶土504群青生产工艺技术,于1982年2月通过县科委评议,同年荣获抚州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83年3月通过地区轻化工业局鉴定,其小批量试产又于同年荣获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黎川县化工厂全陶土504群青的年生产能力为50吨,产品不仅畅销上海,而且打入国际市场,到1990年止,共出口250吨,创汇21.25万美元。
  单倍体育种黎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74年开始,进行水稻和烟草的花培研究工作,并从花药中培养出完整的水稻单倍体植株,是全国省以下农业科研所中唯一开展花培研究并获得成功的单位。该所经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水稻品种有:汕花7706、汕花7701、汕花78-1、V-6及801等品系材料,这些品系材料,都进行过试种观察。由于花培研究取得一定成果,黎川县农科所于1975年应邀派代表参加了华东区花培科研协作会议,并于1976、1978、1982年先后三次出席全国花培育种会议。1978年,该所主持花培研究的李祖鑫,又先后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和江西省科学大会,获得先进集体奖和花培研究成果奖。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