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的科学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336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的科学队伍
分类号: G301
页数: 2
页码: 500
摘要: 明、清两代,黎川已有专门从事医疗、教学和推测阴阳、天气的人员,具体人数虽无统计,但清同治十年撰修的《新城县志》人物卷“方技”一节中记述的名医、卜相就有10人。民国时期,本县虽有不少青年外出求学,但毕业后多在外地工作,故此时期县内仍无工农业方面的科技人员。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妥善地安置了旧政府遗留下来的科技人员,只要愿意为人民服务的,都安排了适当的工作,有的还委以重用,如国民党时期的县立卫生院院长胡崇凯,留任原职,直到1954年调离黎川。此外,全县乡镇企业拥有技术人员67人,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177人,还有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各种能工巧匠400多人。
关键词: 黎川县 科学

内容

明、清两代,黎川已有专门从事医疗、教学和推测阴阳、天气的人员,具体人数虽无统计,但清同治十年(1871年)撰修的《新城县志》人物卷“方技”一节中记述的名医、卜相就有10人。
  民国时期,本县虽有不少青年外出求学,但毕业后多在外地工作,故此时期县内仍无工农业方面的科技人员。
  1949年,全县仅有医务工作者和中小学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人员137人,平均每万人口只有科技人员13.8人。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妥善地安置了旧政府遗留下来的科技人员,只要愿意为人民服务的,都安排了适当的工作,有的还委以重用,如国民党时期的县立卫生院院长胡崇凯,留任原职,直到1954年调离黎川。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在“团结、教育、改造”旧知识分子的同时,从水利、林业、气象、农技、兽医等部门,选派人员到省级专科学校进行短期培训,毕业后回原单位担任技术工作。
  1957年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受歧视,科技队伍遭摧残。1976年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落实,全县科技人员中平反冤假错案18起,为426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评定了相应的技术职称,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一批科技人员走上县、乡(局)两级领导岗位。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本县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到1990年10月止,全县共有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中小学教师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275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64.6人,比建国前增长4.4倍。此外,全县乡镇企业拥有技术人员67人,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177人,还有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各种能工巧匠400多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