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川县的师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326
颗粒名称: 一、黎川县的师范
分类号: G63
页数: 1
摘要: 民国28年,“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由南城迁入本县宏村乡。、该校为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该校附设有简师部和初中部,简师部于迁至黎川后不久即撤消,初中部先设于宏村,后因校舍不足改迁西城乡。同年7月16日,“江西省第七区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迁来本县钟贤乡,借鲁氏家庙为校舍。该校为公办初等师范学校,原设于第七区行署所在地南城,迁入本县后不久改名为“临川初级师范”,主要用短训方法培训小学教师,学制一年。该校迁入本县当年8月17日和9月1日,经考试共录取新生30名。民国33年,黎川县立初级中学招收秋季始业的简师班1个,学生56名。
关键词: 黎川县 师范

内容

民国28年,“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由南城迁入本县宏村乡。、该校为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该校附设有简师部和初中部,简师部于迁至黎川后不久即撤消,初中部先设于宏村,后因校舍不足改迁西城乡。
  同年7月16日,“江西省第七区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迁来本县钟贤乡,借鲁氏家庙为校舍。该校为公办初等师范学校,原设于第七区行署所在地南城,迁入本县后不久改名为“临川初级师范”(又简称“临川简师”),主要用短训方法培训小学教师,学制一年。招收对象为:初中或同等程度之职业学校毕业生;初中肄业曾服务小学二年以上者;高级小学毕业或有同等程度,曾服务于小学三年以上者。该校迁入本县当年8月17日和9月1日,经考试共录取新生30名。
  民国33年,黎川县立初级中学招收秋季始业的简师班1个,学生56名。该简师班属于初级师范,招收小学高年级毕业生,学制4年,毕业后取得任教初级小学的资格。
  民国35年春,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和临川初级师范均迁回南城。从民国35年至民国37年,黎川县立初级中学每年秋季招收一个简师班。民国37年度第二学期,黎川初中简师部设有3个班(1-3年级各1个班),共有在籍学生75名(均为男性)。但简师班开办几年来,仅首届得以正式毕业,且该班毕业时仅8人,其余学生因各种原因中途辍学。随行几届简师班,亦因解放后学校停办简师部而未予毕业。
  1959年,黎川县文教局委托黎川中学招收小学师资训练班1个,原定一年毕业,但半年后即因故解散。
  1960年下半年,又委托黎川中学开办初级师范班1个,招收小学毕业生。1962年底,该班学生提前毕业,国家不包分配。
  1985年9月,在县城小北门路侧开办黎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制两年,培训对象为未曾接受正规师范教育的在职小学教师。开办当年招收1个班,1987年设有3个班,在校学员85人。1989年,该校招生120人,在校学生174人,教职工15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1990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结业学员54人,当年招收新学员157人,在校学员增加到333人,全校教职员工共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