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志愿兵役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95
颗粒名称: 三、志愿兵役制
分类号: E265
页数: 1
摘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作为闽赣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曾实行志愿兵役制,数千工农群众积极主动参加红军和赤卫队。1949年5月至1951年12月,县大队和各区中队兵员,除以南下驻防的解放军第48军161师483团和本县起义的赣闽边区人民游击总队部分干部战士骨干,扩充的名额,均系招收了当地志愿人员。1949年8月,二野南下时,本县许多青年志愿参军,并随军继续南下至西南;同年又有许多青年自愿报考中南军政大学和军事干部学校。毕业后留部队工作。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本县第一次有组织有系统地征集志愿兵员,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关键词: 志愿兵役制 黎川县

内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作为闽赣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曾实行志愿兵役制,数千工农群众积极主动参加红军和赤卫队。
  1949年5月至1951年12月,县大队和各区中队兵员,除以南下驻防的解放军第48军161师483团和本县起义的赣闽边区人民游击总队部分干部战士骨干,扩充的名额,均系招收了当地志愿人员。
  1949年8月,二野南下时,本县许多青年志愿参军,并随军继续南下至西南;同年又有许多青年自愿报考中南军政大学和军事干部学校。毕业后留部队工作。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本县第一次有组织有系统地征集志愿兵员,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