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建国前的民间群众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84
颗粒名称:
一、建国前的民间群众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460
摘要:
本县于宋代建县时即设有乡兵,亦称民兵,选当地百姓中壮丁充任。乡兵数额按各乡大小而定。乡兵有队伍组织而不设固定营垒,在当地训练,任务是防守和追捕来侵犯本地的敌人,但不得擅行调出外地执勤。
关键词:
古代
民国
内容
本县于宋代建县时即设有乡兵,亦称民兵,选当地百姓中壮丁充任。乡兵数额按各乡大小而定。乡兵有队伍组织而不设固定营垒,在当地训练,任务是防守和追捕来侵犯本地的敌人,但不得擅行调出外地执勤。
元代乡兵仍仿效宋制。
明代初,撤除乡兵建制。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按统一规定在各乡招募民间壮丁,由当地派官员率领操练,以供遇有警情时调用。
明弘治十年(1497年),本县定编民兵(即乡兵)734名。民兵先称“民壮”,后称“快手”、“机兵”(弓箭手)。这些民兵,每名年给银7两2钱,每年分春、秋两班操练,后因久无战事,民兵兵员逐渐减少,只设机兵100名,并在其中挑选出10名,赴府城参加团练,称“精兵”,其余为“常兵”,负责守护城池。
自明正统至万历共一百数十年间,兵员无额,根据防务缓急,时增时减。整个明代,本县未曾特设过专职防守兵。
清代民兵仍依明制,与防兵并设。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减民壮。本县民壮仅余80名,改称“垛夫”,负责守护城池,此后几经裁减,仅存15名,再后随着防守兵的设置,民兵渐废。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为防御太平军,县内设团练局、善后局、保康局,组织乡勇操练、衣食、器械均自备。各乡乡勇人数不等。
民国初期,本县先后设有村防队、靖卫队、警察队等民众自卫组织。各区、乡自筹资金,购买枪械,人员编制无统一规定。民国18-19年间,县清乡总局遵照内政部命令,将各村防队、靖卫队、警察队进行改编,统称靖卫队。
民国21年(1932年)初,本县设有反共武装“铲共义勇队”,下设6个区队,27个联队,152个小队,1408个班,队丁总额14596人(不包括专职的守备队120人)。当时全县男性青壮年基本上均被编入该组织。
民国23年(1934年)春,本县原有各种地方武装组织均奉命改编为保卫团,由县长兼任团长,统管全县地方武装力量。同年6月,县保卫团改为保安总队,属省保安第七区,总队长仍由县长兼任,经费则由省统筹统拨。9月,成立由县长兼任所长的“行政干部训练所”后,先后举办了两期“保甲训练班”,培训基层“自卫”组织骨干,受训者共221人。同年11月,在全县抽调保安队骨干集中进行军事训练,训练科目主要有:队列、操枪、刺扎术、战术等,并进行了三民主义纲要的教育。
当时全县壮丁(即保安总队队丁)共分6个区,编为27个联队,244个分队,队丁14955名。
民国25年,国民军训会颁布壮丁训练施行细则,县壮丁采用分散与集驻两种训练。26年颁发国民军事训练实施纲要,本县壮丁训练总队改为社训总队,县长兼任总队长,总队下设社训队,以保联主任任社训队长。每队设两个分队,分队下设若干班,以保长、甲长分任分队长、班长。壮丁训练采用分散制,不集中住营,无钱粮给与,以保联为训练单位。
民国27年6月,修订了战时民众组训实施纲要,确认民众组训为行政之一部分,县以下原有行政区域为组织单位,并由各级行政主管主持办理,除督导员、督练员由省培养外,乡镇以下各级队副及政训员,就当地民众中选拔,一概由县就地培训,民众组训,先从训练干部着手,举办干部训练班,然后进行壮丁训练。
同年12月起,县社训总队又改为战时民训总队,仍以县长兼总队长,另设副队长3人。总队下设区队,区长兼任区队长,每区设督练员1名,兼副区队长,负责全区督练民训之责。区队下设乡镇队,队长由乡镇长兼任,另设乡镇队副1人,由在乡退役军人充任。乡镇队下设保队,保长兼保队长,另设保队副1人,亦由在乡退役军人充任。保队下设班,由甲长或某受训壮丁任班长。各级队长负责召集,队副负责管理及军事训练。每保队又设政训员1人,由保学校长或教员兼任,负责政治训练,原有的军事训练员及政治教师同时撤销。
从民国28年1月开始,县总队部又增设督导员1名,受副总队长指挥,可随时派赴各区、乡、镇、保、负责督导民众组训事宜。
民国29年,设县民众自卫总队,下设18个大队,136个中队,共有队丁12240人(常备自卫队队丁208人不包括在内)。
同年,县内又成立国民兵团,负责全县国民兵组训管理教育工作。
民国30年,国民兵团后备队冬期集训分3期进行,共集训487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