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红军首次解放黎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红军首次解放黎川
分类号: K269
页数: 1
页码: 430
摘要: 5月16日,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开始。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取得了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缴获枪枝2万多的胜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的第二次“围剿”。5月31日,红军以红三军团为主力,向建宁城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敌五十六师7千余人,攻克建宁城。遵照毛泽东等领导的指示,红军大张旗鼓地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与政策,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中央红军在建黎泰地区为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关键词: 黎川县 红军

内容

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剿”的失败,发动了向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军事“围剿”。5月16日,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开始。根据毛泽东的主张,红军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可在闽赣交界的建宁、黎川、泰宁地区建立根据地,征集资财,便于打破下一次“围剿”。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取得了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缴获枪枝2万多的胜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的第二次“围剿”。特别是红军攻克建宁的战斗,打得更是漂亮。5月31日,红军以红三军团为主力,向建宁城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敌五十六师7千余人,攻克建宁城。6月6日,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和政委滕代远指挥本军团分两路进军,解放了黎川、泰宁。接着,总前委和总司令部直接领导了建黎泰根据地的开辟工作。毛泽东于6月底7月初在建宁写信给闽赣边工委、十二军和三十五军军委,指出闽赣边是个好区域:“第一,蒋系地盘无直接威胁两广之弊;第二,地势偏僻,即不受威胁,若较之我们出南丰、宜黄者为小;第三,有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战场;第四,有款可筹,一军以内不愁给养;第五,群众很多,可以出兵扩大红军。因为这些条件,我们应该在这区域作长期工作计划”。遵照毛泽东等领导的指示,红军大张旗鼓地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与政策,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中央红军在建黎泰地区为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6月中旬,在黎川县城天主堂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黎川县临时革命委员会,邓梅村任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木匠工人胡长根为副主席。接着,成立了城市、三都、宏村、樟村、西城、石峡、资福、湖坊、熊村等9个区革命委员会及乡一级政权组织。随着县、区、乡政权组织的建立,工会、农会、妇女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
  在县临时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和红军工作队的帮助下,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焚田契,废债约和筹粮筹款的工作。一个来月,共打土豪50多家,没收银洋2万多元。
  在土地革命运动中,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热情得到提高。为了巩固苏区保卫红色革命政权,黎川县有300多青壮年报名参加了红军。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