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立苏区前的革命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5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建立苏区前的革命斗争
分类号: K269
页数: 2
页码: 429
摘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反革大屠杀;7月15日,汪精卫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至此,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9月9日,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取得胜利。5月上旬,两支部队组成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袁国平化装成卖字画的先生,邓梅村以省亲为名,活动于县城、宏村、龙安、湖坊、九江铺等地,了解黎川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在工农群众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4月,袁国平离开黎川,邓梅村留下作迎接红军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革命斗争 黎川县

内容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反革大屠杀;7月15日,汪精卫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至此,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
  在蒋介石、汪精卫疯狂屠杀革命人民的黑暗时刻,中共中央即决定实行武装反抗。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北伐部队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起义作为当前的最主要的任务。9月9日,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取得胜利。9月下旬,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向井冈山地区进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赣农军,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5月上旬,两支部队组成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2月,彭德怀率平江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进一步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次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军赣南和闽西,相继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来这两块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赣东北,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于1928年1月在弋阳、横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和党的组织——中共信江特委,后信江特委与东北特委合并为赣东北特委。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原赣东北特委的基础上成立赣东北省委,方志敏任书记。
  中央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震撼了中华大地,黎川这个偏僻小县,也点燃了革命的火种。1928年冬,中共信江特委委员吴先民来资溪、黎川交界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党组织。1929年春,吴先民在皮家源(今皮边)发展了刘姨婆、周成宗等5人入党,建立了黎川县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皮家源党支部。1930年2月在资溪交界地区成立了中共茶山特别区委。5月区委发动了皮家源暴动,领导农民攻打飞鸢(今飞源)盐卡,取得胜利。
  当时,黎川、南城一带交通不便,这些地区的食盐供应,都是由福建省的邵武、光泽等地运来,飞鸢与福建邻近,是由闽入赣的重要门户之一。那时食盐运销量很大,国民党政府便在飞鸢设立“盐卡”,进行敲榨勒索,从而引起盐商、盐贩的不满。这样一来,由闽经飞鸢入赣的食盐逐渐减少,造成了黎川、南城、抚州一带食盐供应紧张,影响了人民日常生活。茶山区委了解与掌握了飞鸢盐卡的情况后,立即指派聂显书等共产党员到皮源,组织反盐卡的斗争。区委在皮源召开了资溪、黎川、南城三县交界地区十几个支部的党员会议,讨论和决定了攻打飞鸢盐卡。会后,几百名群众手拿梭标、大刀、扁担,分路向飞鸢进攻,愤怒的群众直捣盐卡,“卡官”、团丁吓得屁滚尿流,丢下两枝来复枪,不战而溃逃。
  1931年春,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共产党员邓梅村到黎川进行地下活动。袁国平化装成卖字画的先生,邓梅村以省亲为名,活动于县城、宏村、龙安、湖坊、九江铺等地,了解黎川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在工农群众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他们还在九江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九江铺党支部,为红军开辟黎川新苏区作准备。4月,袁国平离开黎川,邓梅村留下作迎接红军的准备工作。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