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公务员考核、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4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公务员考核、培训
分类号: D035.2
页数: 2
页码: 414
摘要: 建国前,未设专门人事机构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县级公务员的考核由当地行政长官行使。建国后,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人员的考核工作由组织、劳动人事部门具体负责。主要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为干部的选拔、任免、奖惩、调配和培养提供依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考核工作停止。各单位开展年终总结和民主鉴定,对每个干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1984年至1987年,全县增加任用干部886人,被开除公职的公务员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公务人员轮训制度逐步形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干部训练工作停止,大批国家公务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关键词: 黎川县 考核

内容

建国前,未设专门人事机构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县级公务员的考核由当地行政长官行使。建国后,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人员的考核工作由组织、劳动人事部门具体负责。主要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为干部的选拔、任免、奖惩、调配和培养提供依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考核工作停止。“文革”后,考核干部工作继续进行。各单位开展年终总结和民主鉴定,对每个干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1984年起,全县推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公务员的职责标准,通过考核,实施奖惩。几年来,黎川提拨了经过组织认真考核的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县、局级领导岗位。1984年至1987年,全县增加任用干部886人,被开除公职的公务员4人。
  公职人员培训于中华民国时期便开始实施,民国24年,江西省政府为树立县政基础,广值县政人才起见,将原“县政研究会”扩充为“县政人员训练班”,全省在任县长、县佐、警官、区长分期训练,每期2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公务人员轮训制度逐步形成。县建立机关干校、党校,配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培养在职干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干部训练工作停止,大批国家公务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粉碎“四人帮”后,干部轮训工作恢复。县委党校每年分期分批培训县、社(乡)、村干部和企业管理干部。各系统各单位还分期分批选送干部赴省、地参加专业和岗位训练。1987年,县委党校办了四期县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有400多名副局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他们在学习班上系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和法律知识,并邀请地委讲师团的教师莅临讲课。这年,县委还选送了14名在职干部脱产赴省行政学院和地委党校学习、进修。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