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业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4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职业训练
分类号: F241.4
页数: 2
摘要: 解放前,黎川未办职业训练。受雇者上岗后只有以老带新或边上岗边学习。青少年学艺则先要拜师,在学徒期间由师傅现场面授,满师后可另行开业或纳为帮工。解放后,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县工会、劳动人事部门和各单位先后举办了职工夜校和专业培训班。“文化大革命”前职工训练开展较为经常。“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培训中断。粉碎“四人帮”以后,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夜校和各单位职工夜校相继恢复。业务技术考核,由各系统组织进行,均收到较好效果。自1984年至1987年,职工参加职业培训达1685人,占就业人数的42.4%。
关键词: 黎川县 职业训练

内容

解放前,黎川未办职业训练。受雇者上岗后只有以老带新或边上岗边学习。青少年学艺则先要拜师,在学徒期间(一般三年)由师傅现场面授,满师后可另行开业或纳为帮工。
  解放后,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县工会、劳动人事部门和各单位先后举办了职工夜校和专业培训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神,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组织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文化大革命”前职工训练开展较为经常。“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培训中断。
  粉碎“四人帮”以后,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夜校和各单位职工夜校相继恢复。随着企业的整顿和改革,职工业余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各工厂企业都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制订培训计划,对在职职工分期进行培训,对新招收职工,坚持进行一定时间的上岗前职业训练。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开展业务技术知识讲座,岗位练兵和业务技术表演赛。把职工业务技术考核和转正、定级、晋级、奖励结合起来。
  1980年,全县有十个系统和单位举办了业务技术培训班17个,参加培训职工583人。县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还先后开办了商校、粮校和供销学校。1985年,全县先后进行四次职工初中文化补课统考,合格率达90%。业务技术考核,由各系统组织进行,均收到较好效果。
  劳动部门还根据社会需求先后组织待业青年举办了会计、缝纫、理发、烹调、汽车驾驶、无线电器维修、丝毯加工、服装洗染、照相工艺、饮料生产、陶瓷工艺品制作等职业培训班,让待业青年有“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自1984年至1987年,职工参加职业培训达1685人,占就业人数的42.4%。其中:县服务公司培训292人,企业事业单位培训1246人,社会零星培训147人。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