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选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2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选举
分类号: D034.4
页数: 3
页码: 392
摘要: 1947年夏,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宪政”,筹备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要求各地选举国大代表。根据规定,黎川县选举国大代表一名,候补代表一名。上面确定陈本端为正式代表,尧子恒为候补代表,县政府又确定另外二人作为陪衬参加竟选。其他选举事务所情况和第一选举事务所差不多。第三天开箱唱票,结果自然是陈本端得票最多,第四天其他选举事务所也报告选举结果,情况和县城一样。全县汇总结果,陈本端得24667票,超过半数,当选为黎川县国大代表,尧子恒得4127票,当选为候补代表,其他两个陪衬代表得票不足千张。
关键词: 选举 黎川县

内容

1947年夏,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宪政”,筹备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要求各地选举国大代表。根据规定,黎川县选举国大代表一名,候补代表一名。上面确定陈本端为正式代表,尧子恒为候补代表,县政府又确定另外二人作为陪衬参加竟选。全县设立若干个选举事务所,配有工作人员负责当地选举事宜,县城为第一选举事务所,有工作人员5人,在县民政科长领导下,选举分两天进行,工作人员坐在选举事务所,有人来选举,验过选举权证后发给选票,告诉他写哪一个候选人的名字。两天中,参加选举的人寥寥无几,县城第一选举事务所4千多张选票只发出100多张,剩下的选票怎么办?其他选举事务所情况和第一选举事务所差不多。第二天晚上,县政府召集各选举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开会,县政府主任秘书说:“今天晚上把剩下的选票全部处理完,选民不来参加选举,由你们代他们选,大部分选陈本端的名字,其次是尧子恒……,要注意书写笔迹不能一个样,要一张一张的写,一张一张的折好放进选票箱。”工作人员根据布置忙了一夜,将剩下的选票写好投进选票箱。第三天开箱唱票,结果自然是陈本端得票最多,第四天其他选举事务所也报告选举结果,情况和县城一样。全县汇总结果,陈本端得24667票,超过半数,当选为黎川县国大代表,尧子恒得4127票,当选为候补代表,其他两个陪衬代表得票不足千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旧的选举制度,选民行使合法权利参加选举,先进行基层选举,然后进行县级选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黎川县于1953年6月22日开始进行全县第一次选举工作。这次选举全县分三期进行,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委员有各界代表参加的选举委员会,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乡、镇选举委员会,具体负责本乡、镇的选举工作。这次选举,历时9个月,到1954年3月17日结束,全县58260名选民有52504名参加了投票选举,占选民总数的91.1%,这次全共选出县人民代表140名。
  从1953年到1990年,黎川县共进行11届选举,先由选民选举乡、镇人民代表,然后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和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然后召开全县人民代表大会。第11届选举,从1989年12月15日开始,至1990年4月13日结束。选举产生了县人民代表211名,乡(镇)人民代表969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党员分别为78.2%和62.2%;妇女分别为15.8%和23%。县人民代表中,工人占15.2%,农民占40.950%,干部占3.5%,其他劳动者占8.8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