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党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17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党的建设
分类号: D26
页数: 6
页码: 329
摘要: 1949年7月中共黎川县委成立时,全县只有44名共产党员,且大部份是南下干部和军人。因此,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和发展当地工人、贫苦农民入党成了当时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县委开办了建党训练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并特别注意了在苏区干部中恢复和发展党员。1952年,全县有共产党员305人,约为1950年的7倍。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党员发展到2814人。1966年“文革”开始,县委及下属党组织均瘫痪,党员停止组织生活,党的组织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1969年11月成立的县革委核心小组,行使县委权力;1971年5月重新恢复县委,全县各级党组织也逐渐恢复。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关键词: 黎川县 建设

内容

1949年7月中共黎川县委成立时,全县只有44名共产党员,且大部份是南下干部和军人。因此,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和发展当地工人、贫苦农民入党成了当时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县委开办了建党训练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并特别注意了在苏区干部中恢复和发展党员。1952年,全县有共产党员305人,约为1950年的7倍。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党员发展到2814人。1966年“文革”开始,县委及下属党组织均瘫痪,党员停止组织生活,党的组织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1969年11月成立的县革委核心小组,行使县委权力;1971年5月重新恢复县委,全县各级党组织也逐渐恢复。1974年的“批林批孔”和1976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党的组织建设受到很大影响,党的组织生活也极不正常。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组织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并特别重视从知识分子和青年、妇女中发展新党员,使党的组织更加生机勃勃。
  与此同时,还大力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县委党校在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977至1990年的14年中,县委党校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办了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陈云文稿》、《邓小平文选》、《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政治经济学》、法制建设、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培训班、学习班共100期,培训党员和干部7549人次。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