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村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1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村镇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摘要: 除县城所在地日峰镇外,以宏村镇政府所在地宏村圩规模较大。宏村旧街道、店屋陈旧,街道弯曲狭窄,卵石路面坑洼不平。70年代末期开始沿公路新建一批批店屋,形成新街,1990年改建混凝土路面6720平方米。新建或改建的工厂总占地面积约1.2公顷。中、小学、幼儿园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中心医院建筑面积740平方米。该圩集居民住宅建设,也由过去以土木结构为主转向以砖木和砖混结构为主。1979年至1990年,全镇有2033户兴建新房,总占地面积23.38万平方米,1990年人均居住用地为25.1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15.1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9.3平方米。
关键词: 村镇 黎川县

内容

一、集镇建设本县各乡、镇领导机关驻地除潭溪、裘坊、栗塘三个城郊乡外,均有商店较为集中的圩镇。除县城所在地日峰镇外,以宏村镇政府所在地宏村圩规模较大。宏村旧街道、店屋陈旧,街道弯曲狭窄,卵石路面坑洼不平。70年代末期开始沿公路新建一批批店屋,形成新街,1990年改建混凝土路面6720平方米。新建或改建的工厂总占地面积约1.2公顷。中、小学、幼儿园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中心医院建筑面积740平方米。1988年兴建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该圩集居民住宅建设,也由过去以土木结构为主转向以砖木和砖混结构为主。1979年至1990年,全镇有2033户兴建新房,总占地面积23.38万平方米,1990年人均居住用地为25.1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15.1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9.3平方米。
  此外,德胜关、东山(分场所在地)、茶亭、熊村、龙安、社苹、中田、东堡、樟村、湖坊、厚村、西城、坊坪、荷源等地或另建新街,或在老街的基础上改建、扩建新街,其中,德胜、洵口、熊村、湖坊、龙安、樟溪、社苹等地的新街均铺设水泥路面。
  二、乡村建设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乡村的绝大多数农户住房陈旧破烂,阴暗狭窄,多为土木、竹木和部分砖木结构的平房,住宿拥挤,有的甚至与畜禽混居一室;仅少数地主、富户建有坚固宽敞的砖瓦房,一般为四扇、六扇、八扇和一进二层、一进三层、一进四层。50年代中期,开始有少数经济宽裕的农户新建住房,但一般为砖木结构。1979年以后,各乡村农户纷纷建造新房,且采用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比较普遍,不少农户还建有砖混结构的楼房,室内外装饰也更加讲究美观。1979年至1990年,全县乡村新建住宅面积计159.2万平方米,兴建住宅的农户占全县农户的80%以上。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