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击投机倒把和其他经济犯罪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063
颗粒名称: 三、打击投机倒把和其他经济犯罪活动
分类号: D914.33
页数: 2
摘要: 建国初期,本县一些不法资本家利用手中资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同新生的国营经济部门争夺市场领导地位。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登记管理,加强了对市场活动的监督,实行主要物资集中交易,监督检查大宗采购活动,控制市场价格等,使粮食、棉花、油料、烟叶、苧麻、南货、百货等主要商品贸易,控制在国营经济手里,给投机倒把活动以沉重打击。其中依法惩办2起,作行政处分43起,收购物资处理369起,批评教育256起。1990年,查处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45起,罚没金额32万元,为受害者追回金额共0.3万元。
关键词: 经济犯罪 投机倒把

内容

建国初期,本县一些不法资本家利用手中资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同新生的国营经济部门争夺市场领导地位。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登记管理,加强了对市场活动的监督,实行主要物资集中交易,监督检查大宗采购活动,控制市场价格等,使粮食、棉花、油料、烟叶、苧麻、南货、百货等主要商品贸易,控制在国营经济手里,给投机倒把活动以沉重打击。
  1952年开展“五反”,揭露和查清了不法商人抬高物价、隐瞒资金,少报利润,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资财和将经营资金抽光(全县抽资达旧人民币4亿元)、吃光、用光以对抗政府等种种不法行为,对严重违法、完全违法的私营工商业户进行了处理。
  实行粮、棉、油、木材统购统销政策以后,全县成立了粮食、苧麻交易所22个,以调剂余缺。但部分唯利是图的私商破坏计划市场,有的高价收购国营商业尚未主动收购之笋干、烟叶等远销外地;有的大量收进国营商业部门所短缺商品,以从中渔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坚决取缔了投机破坏计划市场的不法私商,减少了抬价压价、抢购套购、囤积居夺的现象,限制了自由市场的投机性,保障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在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60年代初期,本县城乡投机倒把活动又猖獗起来。有的人趁恢复自由市场之机,偷偷跑到农村套购社员手中的农副产品;有的在城镇套购紧俏商品,到农村骗换一、二类农副产品;有的国营或公私合营商业人员,甚至部分在职干部,也参加了自由市场的贩卖活动,致使物价上涨,市场混乱。有关部门在实行计划供应和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政策,扩大货币回笼的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管理,认真查处了各种投机违法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查处了投机倒把分子108人,罚款补税14175元,上缴入库11568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投机倒把活动泛滥成灾:有盗卖耕牛、化肥、农药的;有倒卖钢材、电机、木材等工业原料的;有长途贩运、转手批发一、二类农副产品等生活资料的;有倒卖各种无价票证的;有利用社队办企业之机,冒充“技术员”、“采购推销员”,打着集体招牌,到处招摇撞骗的。1969年,“黎川县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正式成立。1972年,“打办”撤销,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并与市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这一年,共查处投机案件688起,其中大案6起,查获非法倒卖的大米13110公斤、布票票额434米、木材95立方米、土布319米、笋干22100公斤、烟丝烟叶383公斤。其中依法惩办2起,作行政处分43起,收购物资处理369起,批评教育256起。
  1975年,先后查获的案件有:骗取国家资金5万余元的“洵口油石玻璃仪器厂”诈骗案;在樟村、西城等乡非法承包木材砍伐、运输、偷漏国家税收3000多元的地下运输包头案;龙安农具厂外流人员张某,打着社队企业招牌,变相贩卖木材,获暴利1.2万元的案件等。
  1976年,全县查处投机倒把案99件,查获倒卖的物资有钢材、水泥、布票,一、二类农副产品等。
  1979年,根据搞活农村经济的需要,在市场管理上采取了“五宽五严”的措施,对妨碍四化建设,影响搞活经济,扰乱交易秩序,骗取群众钱财,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投机倒把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和取缔。这一年,共查处投机倒把案10起,罚没金额12947元。
  1982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全年经查获结案处理的案件80件,罚没金额共30592.72元。
  1983年,投机倒把活动有了明显的收敛,案件大大下降。
  自1982年至1989年,共查获并结案处理的投机倒把及经济犯罪案件76起,罚没金额11.4万元。
  1990年,查处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45起,罚没金额32万元,为受害者追回金额共0.3万元。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