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046
颗粒名称: 2.新仓
分类号: S379
页数: 1
页码: 246
摘要: 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在接管旧仓的同时,在县城租借和征用民房、祠堂、庙宇8处,充作粮仓,增加容量389万斤。国家粮食部门从1950年开始营建新仓。1950年,在县城建包装库1座,容量25万公斤。1953年,在县城新建木板仓库2座,容量200万公斤;不久,又在龙安、熊村等地先后建了一些简易粮库。至1958年底,借用民房、祠庙作仓库储存的粮食尚有1136万公斤。1968年,学习北方保粮经验,在宏村、樟村、湖坊、龙安等地建土圆仓17座,耗资15万元,后因不适用而相继淘汰。以上共有仓库61座,容量达2934.5公斤,是解放前夕的12倍。1987年,全县城乡共有国家经营管理的粮仓103座,总容量6874万公斤。
关键词: 新仓 黎川县

内容

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在接管旧仓的同时,在县城租借和征用民房、祠堂、庙宇8处,充作粮仓,增加容量389万斤。国家粮食部门从1950年开始营建新仓。
  1950年,在县城建包装库1座,容量25万公斤。
  1951年,在县城建简易粮库1座,容量100万公斤。
  1953年,在县城新建木板仓库2座,容量200万公斤;不久,又在龙安、熊村等地先后建了一些简易粮库。
  1955年全县有简易粮库18座,容量964.5万公斤,占总容量的48.2%。
  1958年全县有简易粮库39座,容量1950万公斤,占总容量的78%;旧仓29座,容量550万公斤,占总容量的22%。至1958年底,借用民房、祠庙作仓库储存的粮食尚有1136万公斤。
  1968年,学习北方保粮经验,在宏村、樟村、湖坊、龙安等地建土圆仓17座,耗资15万元,后因不适用而相继淘汰。
  1969年,全县有基建库4座,容量485万公斤;简易库41座,容量2115万公斤,占总容量的72.2%;民房、祠庙仓库16座,容量334.5万公斤。以上共有仓库61座,容量达2934.5公斤,是解放前夕的12倍。
  1981年,在县城新建储备库1个,有基建仓10座,总容量1250万公斤。
  1983年,全县粮食仓库总容量5061.5万公斤,祠堂、庙宇仓库基本淘汰。
  1987年,全县城乡共有国家经营管理的粮仓103座,总容量6874万公斤。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