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和线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996
颗粒名称: (一)设备和线路
分类号: TN916.7
页数: 1
摘要: 民国36年《黎川统计》载:本县装有西门子20门电话总机和西门子10门电话总机各1部,市内装有电话机的单位除县政府外,还有国民党黎川县党部、县商会、县农业推广所和新城镇等,此外,日峰山防空哨所亦设有电话机,以便处理防空电话,通报防空情况,发出防空警报或解除警报。解放后至1953年以前,县城设15部用户单机,均接入县人民政府交换机,属于地方通信。1953年3月,县邮电局接管地方通信以后,市话建设开始统一规划。1958年至1962年,大部分市话杆线进行了更新改造,部分线段改用架空明线电缆。1976年至1979年,市话主要线段普遍采用HYV全塑市话电缆。
关键词: 设备 线路

内容

民国36年(1947年)《黎川统计》载:本县装有西门子20门电话总机和西门子10门电话总机各1部,市内装有电话机的单位除县政府外,还有国民党黎川县党部、县商会、县农业推广所和新城镇等,此外,日峰山防空哨所亦设有电话机,以便处理防空电话,通报防空情况,发出防空警报或解除警报。
  解放后至1953年以前,县城设15部用户单机,均接入县人民政府交换机,属于地方通信。1953年3月,县邮电局接管地方通信以后,市话建设开始统一规划。1953年至1957年,市话杆线经过多次整顿后,网路布局由零乱走向正规,市话设专职机务员1人,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增至150门,接入市话交换机的用户单机发展到89部。
  1958年至1962年,大部分市话杆线进行了更新改造,部分线段改用架空明线电缆。
  1976年至1979年,市话主要线段普遍采用HYV全塑市话电缆。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增至300门,市内电话机发展到210部。
  自1980年起,市话杆线逐步改埋电缆,至1984年,市话杆线除少量仍为明线杆路外,其余均为地下电缆。
  1990年,市内电话主要设备有:已装交换机容量500门(实占433门),用户交换机容量240门,用户交换机中继线5对,用户线对数460对(实占339对),电话机总数393部(其中接入邮电局交换机的话机348部),杆路长度14公里(其中水泥杆路2公里),电缆长度5.8皮长公里。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