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的长途电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992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的长途电话
分类号: TN916.5
页数: 2
页码: 219
摘要: 设备和线路民国26年12月,县电报支局采用老式西门子磁石交换机办理黎川至南城、邵武、泰宁等地的长话业务,后因该局担任防空情报业务,暂停南城长话。民国27年10月 ,黎川至南城长话专线竣工,开始正式办理黎川至南城、南丰、临川、南昌等地的长话业务。建国初期,县局只有老式西门子5门磁石交换机1部,长话电路仅有黎川至南城1条。1958年8月,增开黎川至抚州直达长话电路1条,加挂黎川至南城长话电路1条。1972年,安装中天30门磁石式长话交换机1部,县局长途台开始单独设立座席。建国后,长话业务不断扩大。此外,还办有预约电话、会议电话、租用电话等业务。
关键词: 长途电话 黎川县

内容

(一)设备和线路民国26年(1937年)12月,县电报支局采用老式西门子磁石交换机办理黎川至南城、邵武、泰宁等地的长话业务,后因该局担任防空情报业务,暂停南城长话。民国27年(1938年)10月 ,黎川至南城长话专线竣工,开始正式办理黎川至南城、南丰、临川、南昌等地的长话业务。
  建国初期,县局只有老式西门子5门磁石交换机1部,长话电路仅有黎川至南城1条。1953年3月,增加黎川至光泽长话电路1条。1958年8月,增开黎川至抚州直达长话电路1条,加挂黎川至南城长话电路1条。
  1972年,安装中天30门磁石式长话交换机1部,县局长途台开始单独设立座席。1974年5月,安装江丰JZ—3CA型三路载波机以后,增开了黎川至抚州明线载波长话电路3条,本县长话通信开始实行载波化。
  1980年增开黎川至南昌明线载波长话电路1条。1983年12月,停开江丰JZ—3CA型三路载波机,改用江丰JZ—128型12路载波机一端。投产后,开放载波电路11条,其中:黎川至南昌长话电路1条;黎川至抚州长话电路5条(2路用于去话半自动拨号);黎川×××至抚州×××专线电路1条;××至抚州、×××至抚州传真电路各1条;电话会议专线1条,实现了黎川至抚州长话的半自动拨号。
  至1990年底,县邮电局长途电话的主要设备有:磁石长途交换机容量30门,60路及以下增音机2部;长话电路共9条,其中有线载波电路8条。
  (二)长话业务民国时期,长途电话专线只通南城、南丰、临川、南昌等地,另外可通过白沙头、厚村、熊村、德山、樟村、龙安6个乡的电话单机,将电话分别接转至南城硝石、光泽杉关、资溪牛田、邵武黄隘、泰宁外隘、建宁邱家隘和南丰弋阳隘。
  建国后,长话业务不断扩大。长话种类分为:代号电话、特种电话、紧急调度电话、政务电话、普通电话和公务电话6种,并按轻重缓急规定了各种电话的接续顺序。此外,还办有预约电话、会议电话、租用电话等业务。全县长途电话去话张数:1952年0.29万张,1957年0.2万张,1965年0.81万张,1978年1.56万张,1979年2.11万张,1980年2.57万张,1981年2.53万张,1982年2.69万张,1983年3.03万张,1984年3.21万张,1985年4.30万张,1986年4.70万张,1987年4.81万张,1988年5.29万张,1989年5.88万张,1990年7.13万张。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