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寺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458
颗粒名称: 定心寺由来
分类号: K206
页数: 1
页码: 1034
摘要: 定心寺位于赤水镇大禾村,距县城约3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潺潺。寺院傍山而建,嵌于千峰耸翠之中,风景绮丽,别有洞天。在朦胧的松明中,忽见下面田中出现一簇簇粉红色莲花,宛如一群艳装少女在飘忽起舞。父子俩甚为诧异,感到是吉祥之兆。于是在莲花飘忽的田池,插上一株绿色的鸡婆秧作记号。群众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全村乡邻人人皆知。此事被僧宗祐知道后,认为莲花是“佛门圣花”,田池里深夜出现莲花就是佛菩萨显圣。历时1月,寺庙建成,因取定心归佛之意,故名“定心寺”。并在山门口石刻楹联一对,上联为“定水无波新月现”,下联为“心触法界慧日明”。僧尼多达300余名,成为广昌著名山门之一。
关键词: 广昌县 奇闻趣事 定心寺

内容

定心寺位于赤水镇大禾村,距县城约3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潺潺。寺院傍山而建,嵌于千峰耸翠之中,风景绮丽,别有洞天。
  相传,离该寺不远的黄泥坑村,住着一户善良俭朴的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倒也过得清静。唐咸通五年(864年)的一天,父子俩深夜打着松明照鳅鱼。在朦胧的松明中,忽见下面田中出现一簇簇粉红色莲花,宛如一群艳装少女在飘忽起舞。顿时红光四射,异香扑鼻,钟声、鼓声、佛声声声入耳。父子俩甚为诧异,感到是吉祥之兆。于是在莲花飘忽的田池,插上一株绿色的鸡婆秧作记号。第二天,父子俩带领乡邻前去观望时,大片田池都长满绿葱葱的鸡婆秧树。群众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全村乡邻人人皆知。此事被僧宗祐知道后,认为莲花是“佛门圣花”,田池里深夜出现莲花就是佛菩萨显圣。遂劝化田主广郑施田为寺,广郑以“佛教化人为美”欣然从之。宗祐遂四处化缘,群众也乐于捐助。历时1月,寺庙建成,因取定心归佛之意,故名“定心寺”。并在山门口石刻楹联一对,上联为“定水无波新月现”,下联为“心触法界慧日明”。
  僧尼多达300余名,成为广昌著名山门之一。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