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尖峰阻击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7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尖峰阻击战
分类号: E297.2
页数: 2
页码: 744
摘要: 1931年7月,红军为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实行战略转移。当月11日下午,毛泽东总政委、朱德总司令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及警卫连约300多人,从福建癸羊出发,经广昌县尖峰新建,抵达杨家坳宿营。13日早晨,毛泽东、朱德向红十二师三十五团和耿凯、隆俊发出两封信后,由游击队作向导,率领部队离尖峰,经大株,取道石城回师于兴国。斯时,游击队哨兵发现先遣队进入东营梨花山一带,鸣枪报警,队长邓老四将游击队100余人分为4个排,分头控制上高嵊、高排、巴掌形等制高点,这一带山高林茂、杂草丛生,地势险要。先遣队走下旂形排,开进尖峰街,就遭到阻击,近1个多小时,最后往观前向长桥方向退却。
关键词: 广昌县 反“围剿” 尖峰阻击战

内容

1931年7月,红军为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实行战略转移。当月11日下午,毛泽东总政委、朱德总司令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及警卫连约300多人,从福建癸羊出发,经广昌县尖峰新建,抵达杨家坳宿营。
  当晚,国民党军队周浑元师先头部队(下简称先遣队)近600人,也经南丰县拾竹林到达水南圩。
  13日早晨,毛泽东、朱德向红十二师三十五团和耿凯、隆俊发出两封信后,由游击队作向导,率领部队离尖峰,经大株,取道石城回师于兴国。
  斯时,游击队哨兵发现先遣队进入东营梨花山一带,鸣枪报警,队长邓老四将游击队100余人分为4个排,分头控制上高嵊、高排、巴掌形等制高点,这一带山高林茂、杂草丛生,地势险要。先遣队走下旂形排,开进尖峰街,就遭到阻击,近1个多小时,最后往观前向长桥方向退却。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