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募兵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664
颗粒名称: 一、募兵制
分类号: E289
页数: 1
页码: 711
摘要: 1929年(民国18年)之前,广昌实行临时招募兵员,其中多数是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1940~1941年抗战方殷,每年都有爱国青年请缨杀敌。据《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第四册《江西各界民众抗敌史料》第一辑载:“彭平千,广昌城厢镇商民,年二十六,痛恨倭奴奸淫劫杀,惨无人道,(1941年)五月二十八日请求县府转送入营服役”。献身杀敌者先后还有:邓新丁、、姚笪毛(皆谟溪乡人)和温会才(城厢镇人)。1945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下,县内招募知识青年从军,应募者10余人。1949年6月,为缓解反人民内战的兵源危机。宁都、广昌联合成立“宁、广征集团”,招募所谓“志愿兵”。
关键词: 广昌县 兵役制度 民国时期 募兵制

内容

1929年(民国18年)之前,广昌实行临时招募兵员,其中多数是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1940~1941年抗战方殷,每年都有爱国青年请缨杀敌。据《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第四册《江西各界民众抗敌史料》第一辑载:“彭平千,广昌城厢镇商民,年二十六,痛恨倭奴奸淫劫杀,惨无人道,(1941年)五月二十八日请求县府转送入营服役”。献身杀敌者先后还有:邓新丁、、姚笪毛(皆谟溪乡人)和温会才(城厢镇人)。1945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下,县内招募知识青年从军,应募者10余人。1949年6月,为缓解反人民内战的兵源危机。宁都、广昌联合成立“宁、广征集团”,招募所谓“志愿兵”。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