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道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107
颗粒名称: 一、街道建设
分类号: TU98
页数: 2
页码: 480
摘要: 旧街道改建民国初期,县城街道仅有2条,总长不到300米,宽不过3米。路面坎坷,车辙如沟,店铺则屋檐相距咫尺,年节赶圩之日,肩摩毂击,道路为塞。1945年,对2条街道扩宽,两侧店面内缩,街宽展至7米。但仍系土质路面,逢晴尘土飞扬,遇雨道路泥泞,难以通行。新中国成立后,2条街道相继整修。两旁加建排水沟,并铺以钢筋混凝土盖板。新街道兴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用地突破旧城区范围,向郊区发展,新街道应运而生,共新建街道7条。由副县长揭斯异任指挥,县属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义务劳动,经3个月,降低3个坡段。至1990年底,城区共铺设柏油路面4条,长4500米。
关键词: 广昌县 县城建设 市政工程 街道建设

内容

旧街道改建民国初期,县城街道仅有2条,总长不到300米,宽不过3米。路面坎坷,车辙如沟,店铺则屋檐相距咫尺,年节赶圩之日,肩摩毂击,道路为塞。1945年(民国34年),对2条街道扩宽,两侧店面内缩,街宽展至7米。但仍系土质路面,逢晴尘土飞扬,遇雨道路泥泞,难以通行。
  新中国成立后,2条街道相继整修。1971年胜利街敷设混凝土路面,长575米,宽7米。两旁加建排水沟,并铺以钢筋混凝土盖板。
  新街道兴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用地突破旧城区范围,向郊区发展,新街道应运而生,共新建街道7条。
  解放路:全长2550米,原为民国时期城(南)—于(都)公路通过城区的一段,南起摇篮井,北至药王庙。路面高坡多处,坎坷不平,雨天车过,泥浆四溅;晴天行车,尘灰飞扬,路上腾起“黄龙”。50年代中期,路面两侧先后建起机关、商店,来往行人、车辆也与日俱增。此段道路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1962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整修改路。由副县长揭斯异任指挥,县属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义务劳动,经3个月,降低3个坡段。1975年6月1977年9月铺设水泥路面,长1000米,宽12米,层厚22公分,总造价27万元。1984年,北段从县公路段至羊面岭铺设长1550米的柏油路面。沿路驻有县武装部、县公安局、教育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县人民医院、县剧院、县总工会、邮电局、文化馆、新华书店、饭店、烈士馆、酒厂、石油公司、消防队、县第二中学、第二建筑公司等单位;建有百货商店、五交化商店、副食品商店、供销贸易中心。新型宏伟多层建筑崛起,商业繁荣,为镇内最宽、最长一条新街道。
  建设路:全长700米。处镇西隅岗阜间,为县城至苦竹公路起点段。西高东低2~4%坡度。60年代起,县机关单位陆续在路段两侧兴建办公楼后,遂成街道。1977年于东段铺设300米长水泥路面。1984年冬于中段铺建柏油路面,西段仍为砂石路面。沿路驻有中共广昌县委,人大常委,政协机关和水电、农业、物资、工商、外贸、财政6局,以及广播站、县委招待所。
  旴江路:全长1800米。此路原为县城至长桥乡公路的起点段,为城区主要交通街道之一。首段铺设水泥路面,中、尾段为柏油路面。沿途有广昌旅社,第一建筑公司,电影院和竹木制品、粮油加工、塑料制品等厂,还有县商业局、县林业局、广昌一中、旴江中心小学、县汽车队、林业车队、竹木转运站等单位。
  团结路:全长675米。70年代起,沿途改港(旧学溪)填沟,建造楼房,遂成街市。1978年东段铺设水泥路面,西段为柏油路。中段驻有印刷厂、农科所、法院、检察院、中医院、畜医站等。
  旴江二路:全长500米。原是便道,70年代起逐渐扩宽。1984年定为步行街。沿途驻有工商、建设银行储蓄所,二轻工业局,县汽车队等单位。
  团结二路:长165米。原称吴家同。新中国成立后,逐年扩建。1971年铺设水泥路面。为圩日集市贸易场所之一。
  工业区道路:1953年起,区内(羊面岭)有通往各厂的便道。1978年由各厂集资4万元,修建厂区大道。沿路两侧驻有机耕船、化工、纺织器材、制革等厂。
  1989年12月,完成县城后塘环城公路建设。北接吁江路,南联横街,全长415米。
  至1990年底,城区共铺设柏油路面4条,长4500米。六路一街十一巷已铺设混凝土路面长9922米,开挖水沟2870米,砌水沟2500米,新增排水沟、钢筋混凝土盖板1000 ,总投资157万余元。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