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城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3033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道教 |
分类号: | B95 |
页数: | 2 |
页码: | 370 |
摘要: | 道教在南城传播较早,境内的麻姑山被道家称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相传汉昭帝时,即有浮邱公及弟子王仙、郭仙在此炼丹修道。东晋时,道教理论集大成者葛洪又来此山设炉炼丹,并整理、阐述道术与理论,将麻姑写入《神仙传》遗留后世。麻姑仙女因此而成为民间崇拜的神像之一。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统治者大力支持道教活动。清末至民国年间,连年兵燹,社会动荡,道教活动逐渐衰落,至解放前夕仅城内斗姆阁有道士数人。建国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仅存的一些道士也放弃旧业,以劳动所得为生活来源。 |
关键词: | 宗教政策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