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城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2818 |
颗粒名称: | 卷二十三 教育 |
分类号: | G526 |
页数: | 15 |
页码: | 295 |
摘要: | 南城素称礼乐之邦,又号文献之府。封建时代,教育颇负盛名,人才辈出,莘莘多士,历代开科,常居前列。宋绍兴三十年内,共开10榜,乡人举进士者竟达百人。明代举进士30人,清代举进士99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南城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兴办建郡中学,开赣东风气之先。民国初年,县设劝学所、学务委员会。民国中期以后,推行国民教育。至民国38年5月,仅有中学生140人,小学生4137人,文盲占全县人口85%以上。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集中人力、物力和地方财力积极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发动群众兴办民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工会停止活动,组织瘫痪。期满解聘或续聘,续聘期仍为1年。 |
关键词: | 地方教育 行政管理部门 |